粽子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给我们的馈赠。粽子是端午节的美食,却不一定人人都会包粽子。虽说是买粽子的价钱不贵了,不过,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包粽子。节俭是一方面,主要是舒心和卫生,当然,对多数人来说,包粽子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够包成什么样。为此,《文化周末》记者特别采访到了济宁的美食家李志远,请他讲述粽子中的文化蕴涵。
包粽子的原材料
李志远首先说道:“粽子分为南方粽子和北方粽子,而我们所讲的主要是北方粽子。粽子的形状也有大有小,有巨型粽子可达到三斤左右,还有一种是玲珑粽子,一般一两口就可以吃掉一个。”
首先北方包粽子的原料有苇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粽子叶。因为苇叶比较窄和细长,所以包粽子的时候,最好用两三张叠在一起操作。一般来讲,一个北方粽子,需要两到三片苇叶。
其次,马莲也是包粽子的重要材料。我们买来之后的马莲是干制品,需要浸泡四个小时以上,让马莲充分吸收水分。马莲的作用,主要是包粽子的时候用来收口,使粽子比较紧实一些。在市场采购的时候,马莲一定要挑选长一些的,不要选那种短的,包起来不方便。如果不用马莲,也可以用棉线来代替。
最后,粽子最重要的食材肯定就是糯米。包出来的粽子好不好吃,完全取决于糯米的味道。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粘性比较强的、颗粒比较饱满的,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比较好吃,口感也比较滑润。糯米买来之后,一般浸泡的时间越长,它的口感就越好。如果准备时间比较短,糯米最少也要浸泡一晚上,也就是头天晚上把糯米浸泡在水里,第二天再制作。
种类繁多的粽子馅
北方粽子一般以甜为主,馅料多为豆沙、大枣。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吃粽子的时候还要蘸一些白糖。济宁地区一般还是以大枣为主。李志远说:“大枣一般选择无核的。有的人可能会问,可不可以选择蜜枣?因为蜜枣的甜度太大,如果说你是特别喜欢吃蜜枣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包在粽子里。大枣选择好之后,也需要浸泡一到两个小时,让大枣充分得到湿润,吃起来口感比较好。”豆沙粽子,一般来说,在家里想吃到特别好吃的豆沙,最好是自己制作。而红豆沙、绿豆沙做法基本一致,比如说,买来红豆之后,进行浸泡,浸泡过后进行蒸制,蒸制的时间越长,就越细腻。蒸制好之后,加点红糖、白糖炒制,直至把水分炒干,用这种办法做出来的豆沙非常好吃。当然,家门口也都有超市了,也可以直接去超市购买,和自制的豆沙相比,口感肯定还是要差一些。
在包豆沙馅粽子的过程中,因为豆沙会太干,所以在包的时候,会加一小块肥肉,主要是让粽子的口感比较滋润,吃的时候也比较滑润,不会太干。
粽子馅料的搭配非常多,枣泥、豆沙、水果块都可以夹在粽子了,而且馅料以小块为最佳。愿意吃肉的,可以切一些肉片,比如红烧肉片放在里面,也可以包一些海产品之类的,比如虾仁等,都可以包在粽子里面。
不宜多吃,切记加热
在包粽子之前,先将苇叶放入煮开的水中,煮上五分钟。如果选用干苇叶的话,最好提前泡上一天,泡软之后再做同样的处理。
首先拿起苇叶,如果苇叶比较小,可以拿两张苇叶叠在一起,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会比较结实。包粽子的时候手一定要沾湿一些水,防止把糯米带出来。在苇叶的中间部位握出一个圆锥形,放入提前泡好的糯米,在糯米当中放入一到两个大枣,然后在大枣上面再放入一些糯米,尽量把大枣放置在粽子的中间部位。
然后将两边的粽叶向中间对折,形成一个尖角,再将上面的粽叶反叠过来。在裹粽叶的过程中,要尽量裹得紧实一些,再用提前准备好的马莲或者棉线将粽子捆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了。
最后就是煮粽子了,把粽子放入冷水中,锅里的水一定要漫过粽子,也可以用其他东西把粽子压住,以免浮起。用冷水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三四个小时后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晚上煮,煮两个小时左右,然后焖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吃到粽子了。
粽子好吃,但是一定要适量,因为粽子馅料是糯米,难以消化,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以及心血管病、胃肠道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少吃。最好和素菜搭配着吃,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使营养更加均衡,还可以促进粽子的消化。粽子也最好是趁热吃,尤其是肉粽子,以免引起肠胃不适。李志远还特别提醒道,凉粽子也不要多吃,如果感觉到粽子有些变味,口味和之前不一样了,就绝对不要再吃了,还有就是粽子切记要反复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