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每年的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档案-与你相伴”。记者从济宁市档案局了解到,在“国际档案日”期间,济宁将举办新闻发布会、专题展览、“群众代表走进档案馆”、征文活动以及全媒体宣传等6项主题活动。
“国际档案日”当天,将进行6·9国际档案日专题展览、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市档案馆管理、保管、查阅利用工作现场和档案陈列展室等活动,向群众代表通报工作情况,现场互动交流,征求意见建议等内容。请市群众监督评议团代表走进档案馆,走近档案、了解档案、感受档案。
近年来,济宁市档案局拓展服务领域,完成了全运会、省运会、文明城市创建、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活动、重点项目档案工作;打造服务平台,2万平方米的市档案馆新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装;加大征集接收力度,馆藏总量达到了31.27万卷(件、册)。市档案局按照市政府公布的17项权力清单,监督、指导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档案工作;市档案馆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市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
延伸阅读:
1、济宁市档案馆里有什么?
济宁市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205个全宗,28.6万卷(件),图书资料2.6万册。馆藏档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民国时期档案,共2063卷,为1937年至1948年期间,国民党山东鲁西南办事处和第一、第二专署及所辖各党、政、军、团形成的文件材料;革命历史档案,共339卷,为中共台枣、尼山两个地委及所属县委从1947年至1949年期间,在领导鲁南、鲁中南地区人民进行解放战争、建立政权、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现行机关档案,共计28.4万卷(件),主要是建国后滕县地委、行署及其地直机关各部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档案,以及1983年地改市后,我市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
2、市民如何查阅利用档案?
市档案局对馆藏档案进行了开放鉴定,公布了开放档案目录。一是查阅开放档案,我国公民和单位持本人有效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军官证等)或本单位介绍信,就可查阅。二是查阅未开放档案:公民和单位查阅未开放档案,须持查阅人单位和档案移交单位的介绍信,经档案馆同意,方可查阅。同时,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实行零收费制度。
3、家庭建档,档案局提供什么服务?
家庭建档,一方面可以提高家庭管理水平,平时会形成许多档案,如病历、有价证券、说明书、合同、发票,如果乱堆乱放,不如系统整理,有序存放,使用时查找方便;另一方面,保存家庭历史,提升家庭文化品位;还有一方面,保护家庭合法权益,避免家庭纠纷。
在家庭建档活动中,档案部门在保护家庭财产和隐私的条件下,可以提供一些服务:一是业务服务,无偿地提供档案业务指导,指导科学分类,有序排放,编制目录等;二是档案代存或寄存服务,家庭可将特别珍贵的档案寄存在档案馆;三是对捐赠档案的家庭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家庭和个人将属于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档案,捐赠给档案馆,发挥档案更大的社会作用,档案馆则保护捐赠者的权益、隐私和优先利用权。
即将落成的济宁市档案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