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积极作用,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文物旅游部门立足岗位职责,牢牢把握“求突破、争进位”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规律,努力谋划旅游发展新常态,有力提高了“中国佛都、心灵之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争取上级重视。通过不同形式,借助多种场合,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介绍旅游资源,推介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宝相宫项目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宝相宫和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纳入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库,每季度报送工作进展。
二是运用发展政策。通过利好政策助推旅游发展,指引旅游前进方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2013年一年,县文物旅游局就为军屯乡争取乡村旅游扶持资金230万元,为中都民俗馆争取建设补助资金200万元,为宝相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60万元补助。目前,南站、义桥、杨店乡村旅游经营业户“改厕改厨”资金拨付到位,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开展品牌创建。积极调动基层乡镇和旅游企业发展热情,不断推动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品牌大县转变。除了做好旅游强县、A级景区创建以外,重点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2014年,县文物旅游局引导县职教中心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指导义桥镇、苑庄镇、杨店镇、军屯乡有关村庄和中都酒业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创建数量位列全市前茅。
四是加大宣传推介。综合实施多种宣传营销手段,同步推进旅游形象宣传与城市品牌推广。连续多年参与全省“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汶上旅游形象广告多次登陆央视、山东卫视,逐步加大高铁、高速、机场等交通平台宣传投放力度,来汶游客已经覆盖周边200公里客源市场,“中国佛都”旅游品牌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