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加州沙加緬度市具有百年历史的二埠中华学校举行学年度结业典礼。该校董事长黄宽权、校长卢玉玲到场观礼并致词勉励学生。
成立于1908年的二埠中华学校前身是“侨立华文学堂”,建校之初仅有20余名学生,各项施教管理也均因陋就简。次年校政执事为更奠定华侨教育基础,商请二埠中华会馆协助,将校址迁到当时设于三街的中华会馆内,并更名为“二埠中华学校”,同时筹募经费,购置书籍校具,从此中华学校附属于中华会馆组织。
二埠中华学校在1919年曾因时局不利,经济枯竭面临停办危机,获热心教育的侨胞们发起筹演话剧募款,当时募得700余元,中华学校才得以继续开办。1930年间校舍不敷容纳日益增多的学生,遂召开全侨会议,一致公决筹款建筑新校舍,翌年春季落成于Capital Ave。其后十余年间,中华学校陆续成立鼓乐队、少年狮团以及再演话剧等借以帮助筹集办学基金。之后,政府都市改建委员会拟征购位于Capital Ave的中华会馆及校舍,中华会馆再度历经数年大举募款,终于1961年在四街建成“中华大厦—孔庙”,内设中华学校校舍。
中华学校最高峰时,学生人数曾高达362人,土生土长华侨下一代约占40%,其他是新移民子弟。中华学校以孔孟之道培育学生,该校礼聘优良校长及教师,重视与家长沟通,目标是提升下一代中文程度,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