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2014年,济宁全市餐饮业经营收入比去年增长约8.7%。达到200多亿元。2015年,餐饮业已全面进入新常态。餐饮业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做出了积极贡献,餐饮业发展成为旅游业六大要素中非常亮眼的一环。”
在近日召开的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二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济宁市旅游局局长杨凤东对市烹饪餐饮协会一年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触底反弹,餐饮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冯恩援,山东省烹饪协会会长李光璧,市人大副主任殷允岺,市政协副主席陈颖等领导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向济宁市72个先进单位和78名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48.2%,和我们自身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比较差距仍然比较大,美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占80%,全世界把非洲算进去平均是60%。因此,三产服务业在新常态下会有更大的发展,对旅游业、餐饮业的繁荣是重大利好消息。”杨凤东说。
杨凤东表示,过去的两年对餐饮业来说极不平凡,餐饮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市烹饪餐饮业协会积极面对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在变革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经济新常态首先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速度层面,增长速度换挡,从高档换到低档,表面上看是增速放缓,但更深层次的看,这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从结构层面看经济新常态,我们现在就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宏观来说就是一产二产三产的比重调整,要从这个角度去理新常态,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在8月数据跌至谷底后,又在第四季度止跌回升,回归理性发展,终止了连续三年增速下滑的颓势。这充分说明,餐饮业在曲折中前行,在变革中升级,适应了新常态,并逐步引领新常态,在触底反弹之后,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机遇,要着力把餐饮业打造成为展示济宁旅游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创新求进,餐饮业迎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在转型升级成为餐饮业共识和选择的时期,“创新”这个高频词在餐饮行业得到最充分的诠释,但是餐饮行业创新最大的问题局限于菜品的创新,经营方式的创新。创新的基点是消费者,在经济的新常态下,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忠诚度整体偏低,对餐饮价格的敏感性更具弹性,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对称,消费者想要的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理性。餐饮业的创新需要从产品的原点出发,走向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商业机会。
本次会议上,我国著名餐饮专家、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先生作了题为“适应新常态、成绩新未来,大众餐饮推动消费刚需,餐饮业迈向三亿元时代”的专题讲座。然后由上海早稻网络联络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李乔先生作了“互联网+餐饮OZO行业发展趋势分享”的讲座。
冯恩援会长在专题讲座中表示,2014年,我国高端餐饮转型升级完成第一阶段,行业进入稳步调整的新常态。大众餐饮市场拉动餐饮业创新持续发展,展现出了市场的潜力和希望。房租和人工成本压力继续攀升,企业适应经营困难常态化。他认为,2015餐饮业的切入点是餐饮服务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市场主体并且常态化。提高管理水平不再是空话,盈利能力成为检验企业健康状态标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站在第一线,决策至关重要,管理要看水平。另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联手互联网+带动金融服务增加投资也是餐饮业需要关注的。
冯恩援会长特别指出,新常态下,要在发展中规避风险、经营中降低风险。
餐饮业的竞争转向产品质量、企业口碑、经特色营,体验经济价值最大化,吃货说了算。餐饮业的产业组织新特征,呈现出小店面大后台、小产品大市场、小群体大众化的“三小三大”态势。市场要活、创新要实,餐饮细分化大有文章,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经济增长依靠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全面进步。
杨凤东表示,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型发展道路转变,借用“互联网+”是一个大方向。近期济宁市旅游局在信息化方面有很多新举措,借助智慧济宁这个大项目,与中兴公司合作开始智慧旅游的创建,加快了旅游行业迈向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有一部分餐饮企业特别是星级酒店、星级餐馆也搭上了智慧旅游建设的便车,相信通过信息化提升旅游业、餐饮业,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特色引领,合力打造济宁菜文化品牌
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会长满长征在报告中表示,2014年是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也是全市餐饮业文化水平提升显著的一年。
东方儒家酒店集团开设了论语大讲堂,把儒家文化融入到经营理念中,融汇到精神境界里,落实到言行中。曲阜阙里宾舍、曲阜国宾馆、济宁名雅经纬等酒店均作出各种努力,打造儒家文化酒店品牌。
梁山杏花村大酒店紧紧围绕梁山大力发展水浒文化旅游的战略实行经营大转型,投资5000万元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成为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中国第一座水浒酒文化体验馆,把“八百里水泊”浓缩在酒店里,把水浒文化融汇在酒楼里,成为济宁餐饮业一道亮丽的风景。酒店成功晋级“3A”级旅游景区,开创了酒店和景区结合的新模式。
另外,民间文化、江南文化、湘西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主题酒店异军突起。“小江南”“芙蓉小镇”“水泊梁山”“又一村”、等新兴主题文化酒店展示了省内外、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丰富了济宁市旅游餐饮业的文化内涵。
调整之年,促进了济宁市餐饮新品牌的涌现与崛起。2014年全市涌现出 “留水席”“水泊梁山”“又一村”、“百家兴”等新的餐饮品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年新品牌对济宁市餐饮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5个百分点。
去年,协会还创办烹饪技师培养基地、建立了王冠良大师工作室。济宁烹饪餐饮业高级技师培训基地,以王冠良大师个人的名义建立了“王冠良大师工作室”,这在济宁餐饮业发展历史上还是首次。这种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鲁菜特级大师、济宁首席技师的作用,在带徒授艺、技能公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表示,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关乎民心。餐饮业要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盘活各种资源,激活生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餐饮企业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个行业责任来担当,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来实践,常抓不懈,做到万无一失,让济宁餐饮业成为食品安全的一片蓝天。
济宁市旅游局副局长郑庆军表示,旅游星级饭店、餐饮企业要转型,首先要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理念,构建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吸收成功做法,把握市场规律,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创新赢利模式,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济宁市烹饪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冠良表示,济宁的美食包括孔府菜、淡水鱼菜、本土的地方菜,这三大类都有较明显的特性与众不同,但是除了孔府菜在知名度上比较高,其他菜系在知名度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提高菜品的知名度,就是打造品牌,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在品牌化上济宁餐饮还有较大的差距。下一步,协会将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大师、名师,培育一批地方餐饮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地方餐饮名店,树立一批济宁名菜,使之成为济宁餐饮业的响亮名片。
另外,为打造济宁餐饮品牌,目前济宁市旅游局与烹饪餐饮业协会组织正在专家团队编撰文化主题鲜明、美食特色突显的专业书刊,出版发行,介绍消费者喜爱的济宁美馔佳肴,让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济宁、褒赏济宁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