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4月28日,由孟子研究院主办的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在孟子故里邹城市举行。孟子文献研究是研究孟子的重要基础,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孟子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工作,而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孟子文献学研究,加快《孟子文献集成》的编纂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开幕式后,国内20余名专家学者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就孟子文献研究、孟子文献的整理与利用、孟学专著研究、孟学史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子研究院秘书长梁涛告诉记者,学者们讨论内容极其丰富,拓展了孟子文献学研究的领域,加深了孟子文献学研究的深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次研讨会明确了未来孟子文献学研究的突破方向,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梁涛说。
近年来,邹城市高度重视孟子文化和孟学文献的传承及保护工作,紧抓打造“文化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文化突围”战略,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创新,成立孟子研究院,开展高端学术研讨活动,积极做好孟子思想普及推广,实施儒家文化保护利用项目,促进了邹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同时,为了加快孟子思想交流传播,近年来邹城市还成功举办了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孟子修学游国际论坛等高端学术研讨活动。
相关报道:
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山东邹城召开
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28日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孟子文献研究、孟子文献的整理与利用、孟学专著研究、孟学史研究等展开研讨。
在当日研讨会上,中共邹城市委书记张胜明介绍了《孟子文献集成》的基本情况。张胜明说,《孟子文献集成》首次将两千多年来有关孟子的历史文献影印汇总成集,为国内外当代学术界开展孟子与儒学研究提供了权威的文献资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孟子文献、传播孟子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宋元卷已付梓出版。
在学术研讨中,与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就孟子文献研究、孟子文献的整理与利用、孟学专著研究、孟学史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国社科院教授赵法生在会上以《孟子性善论中的性、情与理》为题发言,他认为,孟子文献研究挖掘出许多新的篇章,对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了挑战,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需要做出回应与调整。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周炽成则提出独到见解,他认为性恶论并非荀子首创,“极有可能”在董仲舒之前就有人提出。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资料的支撑,他的理论还停留在猜测的阶段。由此,他对《孟子文献集成》汉代卷的编纂理路提出了建议。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孟子研究院院长王志民表示,孟子文献研究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基础,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孟子文献学研究,加快《孟子文献集成》的编纂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王志民认为,从2000多种孟子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孟子思想与时俱进的历史脉络,历朝历代如何弘扬和发展孟子思想,这对于现今儒学发展有借鉴意义。“孟子思想既适应于宋代,也适应于明代、清代,也是我们今天丰富的文化营养。”王志民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子研究院秘书长梁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孟子文献古籍存放的地点分散,还有部分资料流落海外,汉代的文献失传尤其严重,相比之下宋元明清时代的文献相对丰富和完备,所以接下来明清两代的孟子文献将成为整理的重点。
《孟子文献集成》4月27日在邹城首发,第一辑宋元卷15册已经出版。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邹城市孟子研究院将联合各方完成《孟子文献集成》剩余部分的编撰出版工作。(曾洁 黄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