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桃花扇》剧照
“孔子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巨人,他的后代在文化上也有很多做出贡献的,尤其是明朝的孔尚任。作为写男女恋情和国家大事结合到一起的,《桃花扇》是一个典型。”《中国古代文学家(四)》邮票首发式后,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现场接受《文化周末》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
孔尚任的曲折人生
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孔尚任在当时是划时代的人物,南边洪升,北边孔尚任,被称作“南洪北孔”。“孔尚任的父亲名叫孔贞璠,博学多才,很有气节,清政府建立后,曾参加过反清活动。另外,曲阜还有个贾凫西,也是反清的,孔尚任受他们影响很大。”从孔尚任的父亲谈起,骆承烈讲述了孔尚任曲折的一生和他的思想轨迹。
孔尚任年轻的时候屡考不第,就在曲阜北面的石门山闭门读书。因为很有学问,在他35岁的时候,衍圣公孔毓圻请他编了《孔子世家谱》 和新《阙里志》。康熙二十三年,孔尚任36岁的时候,康熙皇帝来曲阜朝圣,衍圣公特别请他和他弟弟一起为皇帝讲经。当时场面很大,孔尚任坐着讲,康熙皇帝坐着听,而大臣们都跪着听。这次讲经,孔尚任讲得特别好,康熙皇帝就把他带到了北京,做了国子监博士,后来逐渐在北京当京官。这一时期,孔尚任有幸跟着别人到淮河一带治水,在南方他遇到了明朝遗老冒辟疆等人。他到了南京秦淮河,到了扬州,加深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便萌生了通过文学形式来反映政治,来鞭挞丑恶的思想。于是大改三遍,写出了《桃花扇》,借南明朝廷内部争论的历史背景,用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与黑暗。
这部作品为什么会取名叫《桃花扇》?骆承烈解释说,侯方域反对邪恶,是个好人,李香君就和他相恋了。后来李香君被强迫和别人结婚,李香君不答应,就一头碰死,溅出很多血,正好溅到侯方域的扇子上;加上几个枝就画出几朵桃花,所以就叫做《桃花扇》。整个戏剧写当年抗清志士的活动,写南明小朝廷在如此危亡的情况下,那些贵族还在争权夺利、骄奢淫逸、纸醉金迷。“这部作品写作出来后,在京城到处传唱,影响很大。康熙皇帝一看不行,你歌颂明朝对清朝不利,于是就禁演,罢官了。孔尚任又回到了曲阜,在石门山编了《阙里新志》。除此之外,他还编了传奇《小忽雷》《石门山集》《长留集》等等。”“中华传统文化不比别人的差,随便拿出一个来,别的国家就比不上。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写男女恋爱,而《桃花扇》却写出了政治情况。”骆承烈说。
历史背景是个大政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明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在骆承烈看来,作为写男女恋情和国家大事结合到一起的,《桃花扇》是一个典型。“文学本身就是启发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情感。文学可以有生活,可以有社会没生活,只要启发心灵就行了,而《桃花扇》是用文学来反映历史,两者兼顾,意义就特别大了。既是文学作品吸引了你,无形中又让你对历史有了了解,它本身就是文学的经典。什么叫经典?就是当时存在,后来存在,说明社会上的哲理问题,反映一定社会时期的东西。你在文学里受到感染后,你就了解了历史;不但了解了历史,还会有所感悟,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一个国家要灭亡了,那些贵族还这个样子,不应该这样吧。一个人讲爱情忠贞,忠贞给谁,忠贞给正义,不忠贞给坏人。”
骆承烈以众多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举例说:“作为文学作品和政治结合是很重要的内容,历史上和政治结合的有一些,像屈原的《离骚》,但真正是和社会大背景来结合的只有《桃花扇》。政治和文学结合,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是太多。李白歌颂美好河山,但很少结合政治;白居易结合政治,只是反映民间疾苦;而孔尚任结合整个大政治,大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是个大政治。”
历史主义的看问题
“孔尚任为什么一开始去石门山,考试不第,他要是考上才不上石门山,他为什么考?他最初有抗清情绪是正确的,后来清朝社会稳定下来,你再反抗就不正确了,所以吴三桂就错了。这就是历史主义的看问题,今天是对的明天就是错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表现。”骆承烈说。
对于《桃花扇》,骆承烈总结为在大政治里面体现了几个精神:一个是反恶、反坏人,一个是爱国,一个是忠贞。首先,《桃花扇》中大量谈到南明小朝廷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办了多少坏事,许多人光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骄奢淫逸,勾心斗角,在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身居高位,不考虑大局,光考虑自己,这些坏人很多。《桃花扇》就通过李香君、秦淮河、妓院,在那一个地方把坏人的丑态充分表现了出来。再有就是,孔尚任本身是惋惜明朝灭亡,惋惜南明灭亡,歌颂抗清活动,这本身是爱国行动,对这个问题当然有不同的看法。清军入关,抗清是正确的,到了多年以后,社会稳定下来以后,再抗清就是错误的了,不同时间的不同说法。那个时候抗清斗争反映抗清精神本身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一点就是忠贞,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恋情,作为当时的名妓李香君和文人雅士谈恋爱,在当时本身是件很文雅的事。作为一个妓女来说,她以身相许,许给好人,而不是许给坏人,所以为什么李香君对侯方域好?就因为他反对那些人,李香君对侯方域的爱就因为他是正直的,他是爱国的,所以一辈子就许给他了,这个忠贞是建筑在正义的基础上。侯方域的思想转变,严格说就是孔尚任的思想转变,早期抗清是正确的,社会稳定后,归顺清朝统治者也是对的。
首发的孔尚任明信片
采访曲师大教授骆承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