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多家媒体报道,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即日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根据这一办法,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将保存1至2年。
这些年,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家常便饭。人们希望通过游山玩水、接近自然,得到温文尔雅、富有情趣、富有君子风度的精神发展:胸怀像蓝天一样宽广辽阔,性情像自然一样幽静安详。
可看看这些所谓的旅游:“华尔街骑牛照”“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洗脚池’事件”……2014年12月,中国游客大闹亚航航班,女游客将热水泼到空乘人员身上,男游客高喊“我连你飞机都炸掉”;2015年2月,一名华人游客在泰国清迈双龙寺用脚踢古钟,引起了泰国舆论的不满;2015年3月,“中国游客在泰国甲米皮皮岛用洗手池洗脚洗鞋……这哪里还有半点赏心悦目的味道?早成了行为粗鲁、性情粗鄙、为所欲为的癫狂了。将自己所谓的乐活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让公共形象的败落为自我悠然买单,甚至让国家形象蒙垢,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过去,对于这些“粗鄙的旅游”,我们就是看不惯,最多批评几句,因为缺乏制度化的处罚规则。文明和道德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护佑,而仅靠内在自律来推动,总有力不从心之感。
正是为了扭转这种“粗鄙的发展态势”,“不文明旅游黑名单”制度出台了,将对不文明旅游的处罚,上升到法制化的高度,甚至和个人的诚信记录挂钩,连入住酒店、高档消费、出门旅游,都受到了“拒绝”和“限制”,那些在公共场合的“任性”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不文明者最终自吞苦果,不得不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内在的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和无所谓的麻痹,就会受到严厉遏制。有了主动的自律和自我纠正的精神动力,文明和优雅就能越来越多。
小的不文明行为和道德细节,也应该通过法律制裁来推进。比如新加坡的“八德治国”,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耻”为例,比如家中滋生蚊子,一旦罪名成立要坐牢3至6个月,或面对5000至10000新元罚款。如果夫妇打架,把物品如花盆扔下楼,就犯了“鲁莽行事罪”;为了对付有人在电梯中小便,电梯内装有尿液侦察器,一旦有人小便,电梯会自动停止,困住肇事者。
法律也是道德发展的积极推动力。我们对于“粗鄙旅”祭出“黑名单”,也有这种良好初衷。借助这种“道德鞭刑”“细节的钳制”,让文明发展、文明旅游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