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近年来,孟子故里邹城市全面深化“文化突围”战略进入新常态,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打造、城乡文化一体化推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等工作亮点纷呈。
天下邹鲁一脉相承
邹鲁是对文化昌盛之地的代指,邹城市是邹鲁圣地,全国以“邹鲁”自誉的城市多达56个,如浙江、福建、安徽、广东一些文明昌盛、人文荟萃、诗书传承之地,分别冠以“江南邹鲁”、“海滨邹鲁”、“东南邹鲁”、“山中邹鲁”等称号。
2014年4月,邹城市召开首届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全国23个邹鲁文化城市56名邹鲁文化城市代表,80余位研究邹鲁文化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沟通交流、共话发展。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围绕邹鲁文化的渊源与传承、时代价值、交流合作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研讨,并联合发表了以“天下邹鲁、一脉相传、团结协作、继往开来”为主旨的《邹鲁文化城市宣言》,唤醒了对传统文化的“邹鲁”记忆,传达了邹鲁文化城市“邹鲁文化,一脉相承”的共同心声,开启了共推邹鲁文化繁荣发展的序幕,也重新擦亮了邹城市“邹鲁圣地”的文化品牌。
孟子思想“再出发”
邹城市坚持以孟子文化品牌为引领,以儒家文化资源为依托,推进儒家文化传承创新,让孟子思想从故里再次出发,在故里发扬光大、活态传承。
依托孟子研究院的高端平台,邹城积极挖掘整理、搜集汇编古今中外的孟子及儒学文献资料,研究提升以孟子思想、邹鲁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内涵价值。启动了《孟子文献集成》编纂出版工作,完成并出版《孟府档案》(前编)。开展了古城区历史文化记忆发掘研究,聘请浙江大学团队,对古城原貌、历史建筑、家族文化等,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为邹县古城复兴更新奠定坚实基础。开展了“邹鲁文明探源工程”,着重做好邾国历史、峄山文化、古城文化、明代亲王研究与邹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的关联研究,提练城市精神,讲好邹城故事。
2014年6月,邹城市举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中国台湾、澳门及大陆的40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知名学者参加研讨。研讨会不仅拓宽了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的研究领域,深刻阐释了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而且还初步构建了邹鲁文明的理论体系,对于进一步推动孟子思想走向前台,提升邹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意义重大。
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传统文化弘扬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宁调研时提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首善之区。邹城市作为传统文化弘扬首善之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恰逢其时、责无旁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强大动力。
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儒家礼仪体系。编排展演男子成年加冠礼、女子成年加笄礼、开笔礼、汉式婚礼、冬至祭孟等传统文化仪式,在两孟景区内进行传统礼仪展示,面向年满18岁的青年,量身打造“我的成人礼”私人定制活动。开展“我爱读孟子”、“儒家礼仪推广”、“读孟子、养政德”廉政教育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弘扬活动,让孟子精神得以继承和弘扬。
开讲孟子公开课,举办邹鲁文化系列讲座、教子有方系列讲座、公民道德等系列讲座。目前孟子公开课已举办40余期,听众超过一万余人次。开展“孟子文化双进”大型主题活动,让孟子文化走进校园,让中小学生免费走进文化景区,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在此基础上,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窗口。
展演女子加笄礼
“孟子乡音”温暖人心
邹城市文化系统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重点,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整合资源,相互配合,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孟子乡音”文化惠民活动。
为民所办十事文化惠民项目全面完成。“孟子故里求剧目”——10个精品剧目征集项目超额完成,创作的戏曲《断机教子》、渔鼓《三迁择邻》等优秀作品已在景区以渔鼓、小戏曲等多种形式进行展演,戏曲《孟母教子》已完成剧本初稿;“文化示范百村行”——优化提升100个村文化大院、农民健身广场项目全面完成任务;“孟子故里看大戏”——深入镇街、村居开展1000场次演出惠民生项目已全部完成;“文艺特长免费学”——万名文化骨干培训项目已培训文化骨干8000余人。另外,山东京剧院、山东话剧院来邹城开展巡回演出,带来《瑞蚨祥》等经典剧目。
孟子乡音“文化暖冬”全面启动。“孟庙孟府免费进”、“剧院大戏免费看”、“文艺特长免费学”、“非遗技艺免费传”、“孟子公开课免费听”、“邹东乡村过大年”六项惠民活动力求为全市人民送上文化温暖和艺术享受。去年12月6日起,孟庙孟府景区对邹城市民实行阶段性免费开放,“剧院大戏免费看”暨“孟子乡音”千场文化惠民暖冬演出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亲情舞台剧《孟子湖畔》首次公开演出,当月17日,“文化暖冬”惠民系列活动“非遗技艺免费传”活动正式启动。
孟庙孟府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讲话精神,2014年,邹城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乡村记忆工程”专题调研和文化遗产普查,石墙镇上九村被列入省级“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同时,开展城区历史建筑现状调查,确定28处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并进行挂牌保护,举办庆祝“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子思祠、子思书院遗址等考古现场面向市民开放。
为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公园等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孟母教子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邹城市入选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非遗项目《尚寨竹马》、《阴阳板广场舞》、《邹东乡宴》等得到重点提升。
非遗项目“独杆轿”
文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大峄山景区开发、明鲁王陵综合提升、古城提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生态旅游项目、孟子湖现代主题公园项目、上九山旅游开发等一大批重点文化项目加快推进,成为引领全市文化旅游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峄山景区开发项目中,核心景区优化提升了山上游览环线建设,白云宫片区遗址恢复工程全部完工,供水配套提升工程更新安装,启动了太平兴国寺恢复建设项目。邾国故城遗址公园项目完成金水河、皇台区文物本体环境整治方案编制,皇台区大地景观种植设计已完成,牌坊、内御桥及东山门铺装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全年共争取补助资金3925万元,启动峄阳小镇规划设计。邹鲁生态园建设项目完成17.4公里的环山绿道及绿化工程10000亩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任务,栽植各类树木48万棵;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0亩。
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委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知名团队开展的产业业态的策划研究、老城区“三街一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完成。子思书院遗址和因利河古河道复建保护工程完成孟母祠等遗址勘探报告、保护展示方案编制、考古发掘、环境治理和西部围墙垒砌全面完成。三孟古树保护工程和孟庙亚圣殿、承圣门、泰山气象门古建筑修缮工程已完工,孟林游客中心、停车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
而上九山村旅游开发项目,则全年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景区院墙3000余米,完成了廊桥、老学堂、萧家大院、玄帝庙、六合院等文化景点的修复与内部物品陈列工作,还完成东大门建设装修及300余套古民居的修缮,总修缮面积达45000平米以上,并配套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
领导关怀增添新动力
2014年1月9日,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参加济宁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邹城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在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上担当重任,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章,在‘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中担当重任、走在前面”;
3月6日,省委领导来邹城调研,实地查看明鲁王陵等项目;
5月4日,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司长魏洪涛、综合司司长张吉林来邹城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7月19日,马平昌来邹城调研指导文化旅游工作;
8月8日,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来邹城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9月4日,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嘉璐来邹城考察九龙山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9月28日,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来邹城调研指导文物保护工作;
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来邹城调研儒家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12月9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来邹城调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年来,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邹城调研指导文化工作,各级领导对邹城文化旅游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关心支持。
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高端对话
文化自信逐步提高
通过多次召开常委会、座谈会、调度会,邹城市研究部署深化文化突围工作,并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和眼界,提高工作标准,改革当前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提升文化旅游建设水平。
2014年4月13日,邹城市召开“加快旅游业发展,推动文化突围”座谈会,分析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研究推进措施;4月21日,邹城市党政联席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张胜明强调,要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制定实施文化旅游一体发展规划,通过加速旅游发展来加快文化突围。
2014年11月13日,深化“文化突围”战略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集中观摩了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后,会议下发《邹城市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就文化旅游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景区创建和乡村旅游建设、产业要素和市场培育、旅游从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9条切实的扶持政策。
邹东生态“深呼吸”引来四方宾朋
邹城市以“邹东深呼吸”品牌打造为生态旅游目标,着力在景区建设、特色镇村、精品采摘园创建、农家乐示范户授牌等吃住行娱旅游要素上下功夫,取得了生态旅游新突破。
#p#副标题#e#A级景区创建实现新突破。中心草莓观光生态园、铁山公园、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3A级景区,鸿山景区、梨杭景区、越峰山景区、三仙山景区、狼舞山景区、绿鑫春生态庄园、金钢山酒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2A级景区。
邹东深呼吸乡村游产品逐渐成熟。邹城市推出“邹东深呼吸”乡村游精品线路,推出邹城旅游手绘攻略图,推出孟子故里旅游年卡,参加山东国际旅游交易会,召开旅行社推介会,深入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推出旅游特色餐饮名店、地方特色小吃评选活动。
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异彩纷呈。中心草莓节、峄山桃花节、老龙湾生态梨园赏花季、张庄镇樱桃花节、看庄镇大樱桃节暨“爸爸去哪儿——乡村游”活动、“邹东深呼吸、美丽乡村游”五宝庵山清凉季、熊孩子掰棒子亲子收获季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接连开展。
旅游要素逐步完善。邹城汽车站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乡村驿站在响泉沟饭店、峄山滑雪场饭店、田黄火凤凰饭店正式成立,改厨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开通邹城旅游全国统一服务热线;“邹东人家”农家乐示范户挂牌;设计安装新东外环、新南外环、新西外环、新北外环等16条道路旅游标识牌;乐游邹城手机APP全面上线,邹城旅游网站上线试运行。
品牌引领内涵丰富
以“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为引领,提升文化旅游品牌,赋予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新内涵;扎实开展城市文化形象推广工作,展示邹城文化旅游发展新形象。
以“孟子修学游”为引领,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利用孟府“习儒馆”、山青世界、峄山度假村等修学游基地,策划了孟府国学夏令营、山青国际修学营两个暑期主打修学产品。以“邹东深呼吸”为引领,打造提升生态旅游品牌。推出乡村旅游七大精品旅游线路,在时空上构建乡村旅游四季格局,打造“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四季产品。
在不断挖掘孟子思想、邹鲁文化内涵价值的基础上,邹城市坚持“孟子故里·儒风邹城”的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借助户外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资源,宣传推介孟子文化品牌及邹城孟子故里文化形象,先后实施了四期城市文化形象推广工程。一期工程在邹城城区重要路段打造“孟子文化一条街”,悬挂孟子思想文化标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二期工程以推介“孟子故里”为主题,在京台高速及城市主干道出入口,投建城市出入境文化地标门户,在曲阜高铁站、济宁、邹城公交站亭等重要位置,投放以孟子思想、邹鲁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公益广告。三期工程以推广“孟子修学游”、“教子有方·游学邹城”为主题,在京台高速重要位置跨线桥、泰安高铁站等重要节点,打响传播“孟子修学游”旅游品牌。四期工程以“由孔子到孟子,儒学从此再出发”为主题,在济南高铁站、泉城广场、经十路、机场高速等重要位置投放了公益广告。另外,对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开展了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完成城市新logo设计,并广泛应用于对外城市形象的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