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4月2日,“文化济宁走进南通旅游推介座谈会”在南通市中庭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南通市旅游局副局长王道汉、市场促进处副处长左大华、济宁市旅游局调研员杨绪东、市场开发科科长周鲁宁、梁山县旅游局副局长闫淑香出席活动。南通、济宁两地旅行社、景区代表、新闻媒体参加活动。
推介会正上,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济宁旅游形象宣传片《行走济宁》,杨绪东介绍了济宁旅游情况,赵金坤代表南通市旅游局致辞。工作人员现场推介了济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济宁市旅行社代表现场进行了推介,双方涉旅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道汉在致辞中表示,看完济宁的旅游形象宣传片,感觉到济宁如诗如画,如时空穿梭,看的如痴如醉,犹如身临其境。济宁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目前,济宁市已经形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旅游格局。南通市江海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相交融,有文化的人一定要到济宁去,济宁市是三皇五帝的诞生地,至圣孔子的故里,这里诞生了五大圣人,文化特色鲜明而集中。到济宁去可以接受始祖文明和儒家文化的熏陶,对于提升我们个人素质扩展视野都大有好处。济宁与南通之间,无论从人的个性上来讲,还是从两地旅游特色来讲都可以实现互补。南通有江有海,但是少山少湖,这些济宁恰恰具备,这种资源的差异性也为两地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王道汉说:“这次济宁市旅游推介活动再次来到南通,表示出济宁市旅游局对南通旅游市场的重视,为南通旅游企业提供了深度合作的机会。他希望,南通与济宁两市的旅游企业,积极对接,相互借鉴,达成共识,更好的开拓两地旅游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杨绪东介绍,南通市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先天优势明显。近年来,南通与济宁间的文化旅游交往密切,为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济宁市依托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等资源。策划推出了三大系列、十四大主题、三十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为各客源地旅行社带来了更加优惠的门票和奖励政策。他期待,济宁、南通旅游界的朋友们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共赢。旅游部门也要加强交流,促进旅行社间的合作,推动两地游客互送取得新的进展。
经友好协商,最后,济宁市旅游局与南通市部分重点旅行社签署了特色精品线路代理协议,两地旅行社、涉旅企业间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此次活动,为双方旅行社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互换,实现双赢、多赢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为更好的招徕游客,济宁市推出了系列奖励政策,对外地组团社到济宁旅游的包机、专列、大巴车队、自驾车游车队等给予从5000元到3万元不等的奖励。对组团到本市且年送客达500 人次以上,旅游团队由本市旅行社接待,入住旅游星级饭店,在济宁境内驻留一晚以上,游览济宁至少两个县市区3个以上A级景区,且在旅游星级接待单位消费的外地旅行社,年终按每人5元至10元奖励。同时,各县市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亦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让利措施,真正让利于旅行社、让利于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