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从2011年10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开始,我荣幸地担任第一任外方院长。如今三年过去了,我亲身经历了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见证了孔子学院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从建立之初,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就根据中国国家汉办宗旨确定了明确目标:促进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具体目标是为增加苏格兰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为公众组织广泛的文化活动,与当地中小学校、文化团体和企业合作,与中国建立更多联系与交流。
根据这个目标,三年来,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在以下五个方面大力推广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一,积极开展汉语教学活动。孔子学院面对公众的需求开设不同等级的汉语课程,量身定做商务汉语课程,并根据个人需求开设一对一汉语辅导课程。2012年开设汉语课,第一年共开设了14门课程,注册学员超过130人。到了2014年,开设了27门课程,学生人数达到265人,一对一学生人数从2012年的4人到2014年的30人。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知道了孔子学院,希望学习汉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第二,孔子学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我们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开展文化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会举办活动,吸引许多民众参加。此外,孔子学院每年赞助格拉斯哥电影节、摄影展和书展等活动,效果也十分显著。
以2014年为例,1月22日,我们与英中贸易协会组织“中国伯恩斯晚宴”,140名全英不同商业组织的宾客,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副总领事张华中先生及英中贸易协会主席、苏格兰国际发展局总裁作为贵宾出席。这样的活动大大促进了中英商界的交流。
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格拉斯哥中国系列讲座,邀请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探讨中国文化。如2014年5月12日,我们请到美国奥柏林学院教授马克·布莱撤演讲,题目是“农民工及其行动”。
第三,孔子学院致力于对苏格兰中小学的支持。我们鼓励苏格兰中小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帮助中小学制定有关当代中国的课程并帮助培训汉语教师。
2013年,我们通过苏格兰学校中小学孔子学院和苏格兰国家剧院,为当地中小学提供支持。在与苏格兰国家剧院合作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龙”剧目。经过与苏格兰国家剧院协商,2013年10月11日,来自苏格兰12所孔子课堂的350位教师和学生欣赏了“龙”剧目大型首演。有学生反馈,“这个演出太好了,它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中国现代舞台剧表演的情况。我喜欢整个演出,我现在就想去中国。”
2013年,我们与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共同组织了系列教师研讨会,旨在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我们利用孔子学院和苏格兰中国研究中心专业资源优势,开发了有关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计划、资源信息、图片展示等。
第四,孔子学院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我们组织和当代中国相关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讲座和会议,支持并促进格拉斯哥大学与中国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
孔子学院积极推进格拉斯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合作。2013年两校合办、联合培养的城市管理专业在南开大学招收首批本科生。2014年12月,在中英政府支持下,两校共建的联合研究生院项目实现了两校研究生培养的“无缝”对接。今后,孔子学院将继续为两校的交流合作起桥梁作用。
第五,促进与中国的商业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讲座和信息交流活动,量身定做有关中国商业文化的讲座,推动互访活动。
2013年,孔子学院的工作领域之一是对苏格兰到中国进行投资的企业予以支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2013年4月,我们面向格拉斯哥大学员工开设了中国商务礼仪培训课程,课程非常受欢迎,我们随即于6月份又提供了一次培训。目前正在计划与苏格兰英中贸易协会合作,将此项培训提供给英中贸易协会会员及更多公司及企业。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跨文化交流机构,在沟通与交流中,出现各种误会和矛盾,都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应真正理解“对外文化交流”意味着什么。在经历了三年的初创阶段,我们孔子学院正在探索如何拓展深层次合作模式,让文化交流更为深入有效。
(作者系格拉斯哥大学社会政治学学院苏格兰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格拉斯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李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