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孟子修学游国际论坛暨邹鲁研学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去年1月17日在孟子故里邹城市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儒家文化研学旅游的跨界融合之道”。来自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内地的国学机构、书院、旅游网站和70余家旅行社的专家学者、机构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共约100余人齐聚一堂,探索新常态下文化、教育和旅游的跨界融合,助力孟子修学游品牌走向前台、走向世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孟子修学游产品的创意与开发”、“孟子游学游的落地与推广”、“中国研学旅游的趋势与方向”“书院与旅行社的跨界融合”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和交流。
邹城是著名的邹鲁圣地、孟子故里,历史文化悠久,资源能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发展潜力巨大,是山东省正在开发建设的西部经济隆起带上的重要城市。近年来,邹城紧紧抓住儒学研究、研学旅游升温的重要机遇,深入挖掘孟子文化、邹鲁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并推出“教子有方”亲子游、“游学邹城”儒家文化体验游和国际修学营三大旅游产品,相继推出启智礼、成人礼、乡射礼、祭祀礼、孟府婚礼等旅游产品,不断焕发研学旅游生命力,有力提升了邹城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这次孟子修学游国际论坛暨邹鲁修学旅游联盟的成立,必将推动孟子修学游产、学、研的跨界融合,实现孟子思想和邹鲁文化的交流传播、互融共兴。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孟子研究院院长王志民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复兴“邹鲁之风” 推动修学旅游》的演讲,他说,邹鲁之风的形成是称“邹鲁”而不称“鲁邹”的主要原因,学习之风、读经之风、仁爱之风、和谐之风、奋发有为之风是邹鲁之风的主要特点。复兴邹鲁之风,就是要复兴邹鲁之地邹鲁之人的文化精神,大力推行读书学习之风,学习孔孟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利用邹鲁文化品牌发展修学旅游。修学最突出的应该是儒学,儒学最突出的应该是传承“邹鲁之风”,通过旅游发展来展示和感受“邹鲁之风”,实现民族复兴。
邹鲁研学旅游联盟作为国内首个跨界融合文化、旅游和教育于一体的“研学产销游”联盟同日成立。联盟既有邹城孟庙孟府景区、峄山风景区等修学游基地,又有海内外著名旅行社、OTA网站等修学游产品渠道商;既有海内外著名书院作为修学游文化研究支持单位,又有国学教育机构等修学游客源合作者,还有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泰山旅游规划院等业务指导机构,真正实现了集修学游基地落地、海内外旅行社营销、书院研究机构学术支持、国学教育机构客源输送、规划研究院战略指导于一体、上中下游联动的“研学产销游”联盟模式,这是国内首创、更是独创,真正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研学旅游所有要素资源,推动修学游产品形成完整统一的一条龙供应消费链。
邹城作为孟子故里,推出的孟子修学游产品在优化提升访圣怀古、学儒习礼等基本研学旅游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了成人礼、开笔礼、乡射礼、祭祀孟子仪式等儒家传统礼仪修学体验项目,改变了以往修学旅游“静态展示”、“游多学少”的局面,打造了一整套寓教于乐、游学相长、文旅融合的新型修学游产品,真正让游客在邹城有所玩,有所学,有所悟,真正享受到文化的愉悦,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这种研学旅游与儒家礼仪的融合模式,不仅丰富了孟子修学游产品内涵、塑造了品牌特色,也为儒家传统礼仪活态传承提供了新平台。
据了解,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邹鲁文化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传统文化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孟子故里邹城也相继召开了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邹鲁文化品牌得到重塑和提升。国内外以“邹鲁文化”作为城市品牌的城市有近六十个,这些地区对邹鲁文化、邹鲁圣地有着特殊的情怀,以邹鲁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游市场潜力巨大,邹鲁文化由幕后的学术领域走向前台的研学旅游市场恰逢其时、前景广阔。以邹鲁文化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内涵、以研学旅游形式传播邹鲁文化的模式,传统文化弘扬与研学旅游完美结合的邹城探索,必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