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数量稀少,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中华秋沙鸭繁殖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等地,在长江以南等地区越冬,目前可能不足6000只,被I-UCN列为濒危鸟种。
为寻找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倩影,2014年12月6日至9日,曲阜师范大学观鸟协会两组会员在济宁市的微山湖、独山湖、太白湖和几条大河开展了2014年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
该活动在全国18个省市区的100多个观测点同步进行。这次调查是以中华秋沙鸭这一全球濒危物种为重点调查对象,实现对以往关注较少的河流,水库等类型的湿地进行环境质量监测。
据微山湖湿地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济宁南四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减少周边污染源,湿地主管部门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湖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植物和水鸟也在逐步恢复。在“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的标牌区域,他们用望远镜观察发现,上万只水鸟群中,以绿头鸭、斑嘴鸭、骨顶鸡为优势种,也发现了红头潜鸭、普通秋沙鸭和白秋沙鸭,但是没有中华秋沙鸭的身影。
提高社会对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关注与保护,已是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