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挖掘任城旅游资源,使全区旅游产业有序发展,济宁任城区启动了高标准、高起点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6月3日至8日,邀请北京知名设计单位的专家对辖区内的戴庄花园、萧王庄汉墓群、凤凰台等文物景点进行了实地查看,任城区旅游局局长马文利陪同。
实地考察后,专家与任城区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就任城旅游产业发展交换了意见。规划专家对任城旅游资源特别是戴庄花园和萧王庄汉墓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任城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很好的游客吸引力和旅游开发价值。
戴庄花园位于济宁市城北4公里任城区戴庄村内,原是清初豪绅李澍的私人花园,名“荩园”,内设假山、凉亭、水榭、曲桥、池塘等,主体建筑水榭为歇山式,飞檐、五楹,亭为六角,攒尖顶,水上有小桥相接,东临假山,三面环水,曾有“尘世蓬瀛”之雅称。宣统元年李澍后裔将荩园卖给德国传教士安治泰和奥地利传教士福若瑟,1898年建成戴庄天主教堂。新中国成立后为山东省精神病医院使用,1992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占地二百余亩,楼堂房舍一千余间,现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戴庄天主教堂是鲁西南的传教中心,也是当时天主教“中华圣言会”总部所在地,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戴庄天主教堂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对研究中西结合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萧王庄汉墓群位于济宁市北任城区萧王庄附近,原兀立着九个大土堆,参差罗列,如山如丘,俗称“九女崮堆”、或“九米崮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至1995年,对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挖掘、修复。据发掘资料分析,墓主人为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即光武帝刘秀之孙。本墓形制结构,可与北京大葆薹、老山西汉墓相媲美,在东汉大型墓中颇具特色,一号汉墓虽曾被盗掘,但仍出土不少文物,其中三件玉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尤为重要的是题凑石墙上镌刻近800块题记,题刻内容主要为石工、送石者的籍贯姓名,书体为民间汉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萧王庄一号汉墓,在我国迄今发掘的东汉王陵中尚属修复开放的首例,在已知两汉墓中尚属出土刻石最多的一座,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