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近日,济宁市汶上县召开现代服务业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2015年工作思路和打算,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跨越发展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基本确定了旅游业发展下步指导思想,决定完善体系,改革创新,认真落实省政府21号文件精神,起草制定旅游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国有景区体制改革,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建设,并采取五项举措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优化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格局。精心实施4A级宝相寺景区和4A级莲花湖湿地一体规划,有序推进北泉河风景旅游廊道开发建设,全力打造“宝相寺—莲花湖”核心旅游圈;大力实施“突破南旺”三年发展战略,加快编制《南旺运河古镇规划》,积极融入山东省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以“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为内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依托旅游强乡镇和旅游特色村,启动实施《汶上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旅游产业支撑能力。率先加快宝相宫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争取2015年完成外立面装饰装修,彰显汶上旅游地标建筑独特魅力。完善提升菩萨广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僧舍寮房工程进展,深化设计并适时启动宝相寺禅修精舍建设,确保宝相福地仿古商业街区2015年上半年一期工程完工。大力实施莲花湖扩容工程,疏通建设北泉河风景廊道,沿河规划布局明清仿古水街精品项目,形成连接宝相寺景区和莲花湖湿地的水上观光和陆路游赏并行的旅游线路,打造集礼佛、禅修、生态、民俗于一体的汶上核心旅游综合体。深入开展南旺枢纽遗址文物本体保护、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配套服务工作,借助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两大名片,全力推进南旺运河古镇开发建设,不断叫响“运河水脊、世界遗产”品牌。
三是实施富民工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坚持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引导创建省级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培育具有汶上地域特色的“中都人家”乡村旅游品牌经营户。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依托旅游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模式,率先打造军屯乡杨庄村、苑庄镇北坡村和义桥镇唐庄村等旅游亮点项目。加大梅山村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重点扶持省级贫困村庄,鼓励乡村旅游与电商有机结合。结合“改厕改厨”工作,健全完善乡村旅游驿站、道路标识、导览图等服务功能。
四是深化品牌培育,打造实施旅游宣传营销体系。运用多种方式突出宝相寺佛教圣物崇高地位,引导信众游客通过感悟神秘佛牙、瞻仰神圣佛塔、领略神奇佛光,产生心灵震撼和文化认同。积极参与全省“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投资近300万元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开展旅游品牌宣传,持续加大高铁站、高速路、飞机场等交通平台推广力度。主动融入济宁市“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率先开通济南—泰安—汶上和徐州—枣庄—汶上旅游直通车,积极推广“祈福宝相寺、休闲莲花湖”线路产品。不断丰富文化主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办好宝相寺春节庙会、太子灵踪文化节和重大旅游推介活动,通过主题化、品牌化的节事活动,吸引客商、项目、资本集聚汶上。高度重视“智慧旅游”开发建设,完善提升旅游政务网站、微博平台和微信客户端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心灵之旅、缘在汶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提升旅游要素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中都名吃”品牌效应,引导培育素斋、禅茶等餐饮项目,打造专业团队接待场所和风味美食街区。加快莲花湖湿地度假酒店和宝相寺禅修中心建设,逐步引导游客由祈福朝拜向禅修休闲转型;引导创建星级饭店,鼓励酒店、宾馆增添佛教、运河、儒家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超前规划连接宝相寺景区和莲花湖湿地的休闲绿道项目,开通济宁至汶上城际公交。扩大旅游购物消费比重,精心组织、开发生产农副产品、佛教用品、民俗手工制品等旅游商品,开展旅游推荐商品评选活动,培育规模旅游购物场所。完善提升七星水世界乐园、莲花湖湿地、文化艺术中心和中都影视城等场所娱乐功能,培育完整的休闲娱乐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