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曲阜作为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出生地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今年以来,在“礼之用、和为贵”思想带动下,曲阜在全市405个行政村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建立通过非诉讼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本着弘扬儒家思想传承道德文化,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的宗旨,通过严密的讨论、论证、动员、部署。所有“和为贵”调解室都有统一的内部标识、人员配备、台账管理及调解流程,主要任务是依法调解村内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室除由村支书兼主任外,还选聘了3至5名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素养的调解员,以提高基层矛盾的处理效率。“多亏了调解室,俺这事才能解决。”在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西息陬村的“和为贵”调解室里,村民王玉芹终于领到了5.4万元钱的赔偿金。今年3月,他在当地一家工地打工时意外受伤,双方协商未果,迟迟定不下来赔偿标准。镇上的调解员知道后,随即介入进行调解,双方冰释前嫌,老王也在6月份领到了这笔钱:“当时都不抱希望了,多亏了调解员的帮忙。”
“孔子思想就主张‘和为贵’,我们希望把‘和’的思想能够运用到现代的司法调解中,让更多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曲阜市主要负责人说,曲阜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通过讲情重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新路子。调解室在村居调委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并选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村居民担任调解员,专业的配置也能进一步提高基层矛盾的处理效率。
在西息陬村的“和为贵”调解室里,笔者看到印有“和为贵,平为福”等以劝和促谈为主要内容的格言警句牌挂在墙上。“其实很多矛盾都是由小纠纷积成了大矛盾,大家互相让一步可能问题就好解决了。这些调解员对村里的情况摸得清楚,调解处理起来也及时有效,现在有问题找调解室的村民越来越多了。”西息陬村支部书记裴凤华说。
而依托于和为贵调解室、让干部来当调解员的“民情夜会”,是今年以来曲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个工作“缩影”。“民情夜会”考虑了农村群众白天忙于劳作、夜间空闲的特点,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就利用晚上群众空闲时间到村居“和为贵”调解室,组织召开重点解决影响稳定和发展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不安定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办公会。
根据“民情夜会”前确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让矛盾纠纷当事人、村民代表面对面说出自己的意愿,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能当场解决的必须当场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说服教育和稳定情绪工作,避免矛盾激化。提起走到村里的“民情夜会”,王庄镇袁村村民孔大爷赞不绝口。“以前有问题就得到镇里去反映,有时候一趟两趟的还解决不了。现在好了,镇里的领导主动到村里来,晚上在村里开个会,有问题当场反映、当场就能给解决办法。”“我们依托于‘和为贵’调解室,实行‘民情夜会’制度,就是希望通过建立完善一个用非诉讼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曲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让大家有问题首先就想到“民情夜会”,来到我们的“和为贵”调解室,能够把更多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