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积极推进“水浒”文化产业及发展工作,将此列入全市重点扶持、重点调度的重点项目,由一名市级领导包保靠上推动,旅游带建设初具规模,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项目投入运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1至11月份,梁山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5亿元。梁山景区先后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国内知名特色旅游目的地、山东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梁山县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水泊梁山”旅游专用商标。
创新体制机制
为推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实行了风景区管委会、水泊街道、旅游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将风景区周边18个行政村约30平方公里划归风景区管委会统一管辖,增强了整合运用资源的能力。组建了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由常务县长牵头负责景区开发,抽调县有关部门单位干部集中办公,项目化运作,实体化推进。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及财政、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给予风景委10年的收入返还扶持政策,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新机制,形成了合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科学规划布局
立足资源现状和长远发展,确立了“天道水浒·大义梁山”主题定位,制订了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初步明确了核心主景区“一轴四环六区”的开发建设思路:“一轴”即水泊梁山水浒文化旅游发展轴,“四环”即环山水系、环山故道、内环干道、外环干道,“六区”即水浒大寨旅游区、梁山泊水寨旅游区、后军寨水浒文化旅游区、十里杏花村度假旅游区、武术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先后制订了梁山水寨、东入口门区、影视基地、十里杏花村等十多个重点片区、项目详规,夯实旅游开发基础。
实施重点项目
按照“在山上体现原真性水浒文化、在山下体现延伸性水浒文化、在周边体现相关性水浒文化、挖掘演义性水浒文化”的理念,先后投资20余亿元,持续推进精品项目建设,提升旅游吸引力。在山上,按照水浒描写和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再现场景,先后修复修建了一关、二关、左右军寨、聚义厅等旅游景点,打造原汁原味的水浒山寨。在景区北部、南部,投资4.8亿元,实施了1000亩的山北聚义湖和山南3000亩梁山泊建设,再现了山水一体、烟波浩淼的水泊意境。投资1.2亿元建设了影视基地一期工程,展示宋代民居、商铺、酒楼的市井文化,完成了40余部水浒人物系列电影的拍摄。在景区西部,投资3亿元建设水浒文化广场,搭建文化演艺、餐宿娱乐平台,展示独特的地域人文。投资4500万元实施山体修复工程,改善了景区生态环境。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水浒酒文化体验馆,已成功创建为国家3A 级景区,开创了星级酒店与A级景区融合发展的全国经典案例。投资5600万元建设了独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修学游。在景区东部,投资2.6亿元重建法兴寺,再现隋唐名刹景观。
搞好产业配套
投资3亿元建设了水浒街,打造水浒文化旅游特色街区。投资1.1亿元建设了1200亩的生态林业观光园,开发周边采摘游。投资3.5亿元实施了凤凰广场、三角花园等多处城市广场绿化美化。目前正在建设5万平方米的景区东部主入口门区,建设1000辆车位的现代生态停车场和3公里的水路通道、电瓶车道和游步道建设,完善游客中心、票务中心、导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时,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成立了旅游行业协会,创建了1处旅游强乡镇、4处旅游特色村,开发了两条旅游主题街区;培育市场主体,已发展旅行社10家、星级旅游饭店7家、星级旅游餐馆8家、绿色旅游饭店4家、旅游餐馆150余家、社会旅馆70余家。
扩大宣传推介
在电视媒体、平面媒体、高速传媒等常年投放形象宣传片,与同程、携程等一批专业电商长期合作,网络营销成效显著;举办了七届中国梁山水浒文化节、四届梅花拳演武大会、首届天下水浒论坛等大型文化活动,承办了好客山东贺年会和山东省第六届旅行社年会,开展了水浒文化旅游产品营销研讨会、好汉菊花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形成了一批地方特色节庆品牌;充实市场营销队伍,分赴重要客源地开拓市场,与10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深化市场运作
实行政府、金融、民间、外来资金等“多轮”驱动,组建了水浒文化旅游股份公司、山东水泊梁山影视基地股份公司,将景区门票收入、景点房产和土地转化为运作资本,深化了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积极联大联外、招大引强,中青旅集团董事长张骏、江西旅游集团董事长曾少雄多次来梁考察,特别是今年11月7日济宁市政府与港中旅集团签订了合作开发经营梁山景区的框架协议,港中旅策划团队已完成现场考察,合作协议草案正在港中旅高层报批,项目策划、商业模式设计、财务分析、资料搜集等前期工作正紧张进行,争取元旦前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