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7日,新西兰惠灵顿奥连特尔湾岸边。迎着海风,面向太阳,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们唱起颂歌,向孔子学院送上诚挚的祝福,祝贺孔子学院10周岁生日。
这一天,全世界123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万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只因为他们有一份共同的爱:爱汉语,爱中国文化。
两个月后,12月7日到8日,福建厦门,第九届孔子学院大会召开。2000多名海内外与会嘉宾,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话题走到一起:
如何让孔子学院更好地迈向新十年?如何让孔子学院更好地助力中国文化“自信出海”?
一个个问题被提出,一个个挑战亟待应对。
从3000万到1个亿,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孔子学院的出生、发展与壮大,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站在迈向新十年的新起点,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自信的结论。
从零起步到今天,我国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已有61个国家和欧盟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1亿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孔子学院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综合文化平台,一张中外文化交流的名片。
在第九届孔子学院大会上,记者了解到,10年来,孔子学院从语言教学入手,经过努力,已经基本建成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从短期培训到学历教育的国际汉语教学体系。10年来,为100多个国家培训汉语教师20万人次;10年来,孔子学院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近10万场,受众5000万人。邀请120多个国家14万师生和大学校长等访华,100多个国家超过50万的大中小学生参加“汉语桥”比赛。
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形象从遥远的神秘到零距离的亲切,中国认知从经济发展到文化认可,孔子学院为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鉴、合作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