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济宁市微山县历史悠久,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境内的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有鸟类209种,鱼类78中,植物87种,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拥有运河、铁道游击队、伏羲、梁祝、生态等文化资源。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微山县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挖掘、开发、培育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提高微山湖旅游内涵品质,引领旅游景区转型升级,使微山湖旅游更具有吸引力。
规划引领,文化为魂。微山湖内星星点点的渔村岛屿有100多处,渔民15万人。湖上人家成为独特的风景。依据天然资源优势,微山县先后编制完成了《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微山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微山湖南阳古镇开发与保护规划》、《微山岛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独山小镇综合开发规划》等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形成了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据县旅游局局长胡勤贵介绍:大文化旅游一体化战略,能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提升自然景区品质,对于带动相关资源,甚至对破解北方自然景区冬季和早春淡季旅游瓶颈起到了积极作用。
整合资源,多元发展。为改变微山县南北狭长300多里,景点分布较散的状况,微山县旅游局推出了以水为魂、全域游、渔村即旅游模式。采用变点线突破为板块推进,观光与休闲并举的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确定了观光、休闲、购物、度假四位一体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框架。规划了了微山岛红色渔乡游;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二级坝湿地公园为主的生态休闲游;南阳古镇运河观光游;寨子河运河人家寻宝游等旅游线路,形成了以高楼渭河水街、张楼湖兴村、留庄马口民俗游、留庄郭河景区高端的国际游艇俱乐部为补充的多元发展格局,形成了区域内景区产品差异与互补。围绕着转型升级,微山旅游管理部门还对整个微山湖景区进行了规划和引导。以景区的标准化建设为主线,对景区的产品进行了精雕细琢。
文化引领,多元发展的举措,有效整合了微山境内的旅游资源,有力地推进了景区的转型升级,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