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嘉祥县都是一个产棉大县。据记者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嘉祥县就开始发展手套产业并逐步壮大,最终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嘉祥县围绕建成“全国手套大县、全国手套名县、中国手套之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按照“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聚集”的发展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手套业由产品生产向产业发展转变,产业发展向集群化、特色化转变。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已拥有160多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其中滑雪手套生产规模占全国的20%以上,成为中国江北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
在采访中,嘉祥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嘉祥手套产业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但也存在产业内部配套不够紧密,行业自律、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嘉祥县制定了全县手套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在嘉祥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了占地400亩的手套产业园及手套商贸市场和交易区,鼓励现有企业进园发展,积极推进手套加工向农村家庭延伸,努力构建城乡联动、配套协作、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2005年11月,还成功举办了中国·嘉祥手套研讨会,邀请中国滑雪协会、行业知名人士、企业家共商手套产业发展大计,推动了手套产业规范、快速发展。
据介绍,为增强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嘉祥县又筛选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手套企业进行扶持,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商务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条,建立最终产品与原材料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县内配套率,催生了一批海绵、衬布、辅料和包装物等生产加工企业,解决了手套产业发展的原料需求。在推进手套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嘉祥还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创建驰名商标。为手套企业拓展市场开辟 “绿色通道”,从2007年底,由嘉祥县质量协会、手套协会及有关企业主导制订的《滑雪手套》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省级手套标准,打破了全省滑雪手套标准多年空白的历史。
嘉祥县还积极鼓励手套企业“走出去”,到省外、国外参展,县财政分别按照展位费的30%、50%给予补贴。通过坚持不懈的发动引导、强力推动,手套企业对外合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目前,嘉祥县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全县年出口额的45%来自手套产业。嘉祥县还为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搭建平台,2006年10月举办了中国嘉祥手套贸易洽谈会,100多家国内外知名手套企业、批发商云集嘉祥,签订合作贸易订单8000多万元。2007年5月,举办了中国嘉祥手套产业博览会,共展出八大系列10,000余款手套,参展企业达106家,参会客商1000余人,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4.95亿元。
同时嘉祥县还坚持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着力加强手套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手套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打造特色优势,加快手套产业结构由低姿态向高姿态演进、粗放型外延扩张向内涵式提升发展转变。积极探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于2006年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手套CAD设计系统软件,并成立了全国惟一的一家手套研发中心,为手套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累计组织手套企业参加举办的各级产学研活动20余次,有4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对于手套产业的发展,嘉祥县政府从政策和服务上重点扶持,从资金支持、吸纳人才、技术政策、建设用地、项目建设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着力解决手套产业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