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开展对“太白楼重建”问题的调研过程中,市政协专门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人员对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九江浔阳楼、南京阅江楼、马鞍山太白楼、长沙天心阁和岳阳楼等全国名楼名阁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既了解到这些名楼名阁规划建设情况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也学习了外地城市发挥名楼优势、打好文化旅游牌的许多成功经验,给予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在选址上取高致远。这些名楼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与山河湖水浑然一体,地理位置显要,视野开阔。如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岳阳楼建于岳阳西门城头、洞庭湖畔;滕王阁建于赣江之滨;阅江楼建于狮子山顶;马鞍山太白楼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天心阁坐落在长沙30多米高的古城之上。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浩瀚长江一览无余;登上黄鹤楼,四面风光尽收眼底;登上岳阳楼,可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这些名楼,都是当地的地标式建筑,是登高览胜的佳处。
二、在规模上宏伟壮观。这些名楼多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重建,重建时规模较以往都有所扩大。如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天的滕王阁,无论从平面、立面、高度、体量以及结构,都远远超过前代,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南北长140米,东西宽80米,面积达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阁前广场宽阔,将主阁衬托得庄严雄伟,展现了当年王勃所赞誉的“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气势。黄鹤楼历史上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以清同治楼为蓝本重修,但更高大雄伟,新楼共五层,比原楼多出2层,高50.4米,较原楼高出将近20米,底层边宽35米,顶层边宽18米,建筑面积达到了4000多平方米。隔江相望有多处高层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南京阅江楼历史上原本无楼,为2001年新建,高52米,外四内三,共计7层,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这些楼都高大宏伟,给人以雄壮之美。
三、在风格上突出特色。岳阳楼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气势壮阔,构制雄伟,是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在我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滕王阁为仿宋建筑,色彩绚烂华丽,主阁为“明三暗七”格式,从高空俯瞰,滕王阁有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黄鹤楼以清代古楼为蓝本,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表现出神奇壮美的气质。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雄浑之中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阅江楼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色调明快,气势恢弘。浔阳楼为明显的仿宋风格,造型古朴典雅,挺拔壮观,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
四、在内涵上彰显文化。楼因文名,文以楼就,这些楼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滕王阁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都与阁有关。第一层有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第二层绘有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第四层有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第五层有蝴蝶工艺画展馆,第六层有“仿古展演厅”,再现了滕王阁当年歌舞宴乐的场景。阅江楼装饰着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幅瓷画郑和下西洋,有建造宝船、科学航海、和平外交、文化交流等盛况,以及西洋各国的风土人情,全景式地描述了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历史,同时还展示了明朝的灿烂文化,有明朝版图、名家书画、科学技术等,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知识与趣味、高雅与通俗、人文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岳阳楼保存有李白“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对联、清书法家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其中,《岳阳楼记》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浔阳楼陈列有大型瓷板壁画,描述了“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诸好汉劫法场”等故事片断,陈列了《水浒传》梁山108好汉的瓷像,还设有仿古酒楼茶座,让人们仿佛身临水浒真境。黄鹤楼陈列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影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和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同时还收藏了100多位共1000余幅的当代书画家作品。让人感到风景因文化而生辉,而丰富的文化含量为名楼增添了无穷魅力。
五、在设施上配套齐全。这些名楼多根据景区特点和游客参观需要,结合建筑形式与人文基础,吸纳现代设计理念,积极推动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景区文化产业和商业运作互动。黄鹤楼景区以黄鹤楼名胜区为核心,又向东、南、北三个方向进行了拓展,在东区形成了以屯兵黄鹤楼近八年之久的民族英雄岳飞景区,在南区形成了集诗、词、碑、雕于一体的文化区,在北区形成“百松千梅万杜鹃”的植物区,四区互补互促,既丰富了景区内容,又扩容景区基础旅游设施空间。滕王阁景区新建了仿古一条街、滕王阁宾馆、滕王阁停车场、俯畅园等,对园区主阁广场、道路和灯光等改造,最近又对周边140亩土地整体搬迁,无偿划拨给岳阳楼景区使用,并将启动红色旅游和旅游论坛及招商洽谈会等。天心阁景区建有仰贤亭、逸响亭、薰风亭、名人石刻画廊、太平军魂群雕、映山楼等,与天心阁互为点缀衬托。
六、在环境上统筹规划。景区及周边环境塑造是形成文化旅游品牌的关键性因素。南京阅江楼利用三年时间进行整体规划,搬迁了山上驻军,其主体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而周边环境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高达1.6亿多元,通过大规模的配套建设,达到了主体建筑和山景水色和谐统一的效果。武汉市把黄鹤楼环境建设作为景区综合开发的着力点,投资2000多万元,高标准绿化美化景区,对辅助设施进行整体包装组合,丰富了黄鹤楼景区景观内容。岳阳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修复了岳阳楼城墙,将岳阳楼景区由原来的73亩扩大到600多亩,延伸了名楼文化。马鞍山市拨出专款迁出学校,依原有水师提督私家祠堂遗迹修建李白纪念馆,与太白楼连为一体,大大改善了太白楼古建筑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