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在济宁市嘉祥县东北隅三二七国道南侧有70多家大大小小的石雕厂,这里的石雕被安置在全国很多城市,因此嘉祥又堪称中国石雕之乡。嘉祥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期,雕画大师卫改的“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抉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坛坦,后建祠堂,雕刻文画,罗列成行”,使“武氏墓群石刻”流芳千古,被称为古代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自古以来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传统石雕工艺成为嘉祥石雕艺人谋生的重要手段。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嘉祥石雕现已形成十大门类、近万个品种的产业体系,年产值达30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
47岁的陈志伟是其中一家石雕厂的老板,这个占地6亩的石雕厂,雕刻的成品与正在雕刻的半成品几乎占去很多空间,其中一些历史典故和神话,比如飞禽走兽、天兵天将、还有近代革命人物的形象,仿佛置身于一座文化殿堂。随着嘉祥石雕名声越来越响,加工的石雕尺寸也更大,业务扩展到了省外,比如湖南桃花风景区桃川宫前的十大龙柱、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风雨同舟纪念碑等出自他们的工厂。
这些厂的石雕工人大多都来自嘉祥周边的乡村,家中都有农田,农忙时得错开请假。他们用一种特制的尺子按比例将事先设计好图案移植到石料上,从开荒、雕刻到最后打磨完成石雕作品。磨具打磨石头发出刺耳的声音,几位从河北曲阳来的老乡正在打磨石雕,白色的灰尘溅在身上,眉毛都染成了白色。
嘉祥石雕做工精细,规格不一,品种繁多。石雕艺人通过圆雕、透雕、浮雕、线雕、平雕等高超的雕刻手法,将各种大大小小的原石雕刻成龙亭凤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仿古器皿等艺术品,线条优美、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在保持与发扬传统雕塑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现代雕塑的时代气息,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各类石雕艺术品从这里运向世界各地。
近年来,济宁市嘉祥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几千年的石雕文化艺术积淀,围绕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石雕产业,实施园区、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品牌。规划建设集创意、设计、研究、培训、制作、展销、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将大力提升石雕艺术创意水平,丰富石雕产品文化内涵,弘扬优秀的石雕工艺,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整、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实现石雕加工由资源型产业向文化型产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管理、产业化升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