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近年来,济宁市金乡县坚持以文化丰富生态建设内涵,以生态提升文化建设品位,大力推进“一山一寺一水系”生态文化景观带建设,走出了一条“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与文化高度融合发展之路。
突出羊山景区,擦亮红色文化
国庆长假,到金乡羊山景区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9月21日,星期日,笔者在羊山景区遇到了众多带着孩子前来的游客。“我以前来过一次羊山景区,觉得这里不仅有山有水生态环境好,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发生过著名的羊山战役、是刘邓大军战斗过的地方,金乡还是英雄王杰的故乡,红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我这次到这里来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接受一下革命传统教育。”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菏泽游客张雨悦告诉笔者。在羊山景区,像张女士一样带着孩子来参观游玩的游客还有很多,她们畅游在山水园林之间,亲身感受着景区生态建设美景和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高昂的革命斗志,尽情体验着厚重的红色文化。
据了解,现在的羊山景区就在五六年前还是一片荒山窑坑。近年来,金乡县充分利用羊山特有的文化资源,以羊山独特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为依托,深入挖掘提升,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并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羊山景区现已建成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金乡军事文化馆、羊山地质公园、海上世界公园、羊山古镇等20余处场馆、景点,一个集古镇古村、红色旅游、汉代墓群、地质公园、生态园林于一体的军事旅游度假胜地已然形成,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规划光善寺景区,融入古城文化
金乡历史悠久,在夏商时代为有缗国,春秋战国时代为宋国之缗邑,秦朝设郡县,西汉时,因在金乡境内的高平山为汉武帝之子昌邑王凿墓时,挖出金子而定名为金乡县,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2010年金乡县光善寺塔出土的22件国家一级文物和一宗舍利,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和当地佛教发展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也进一步印证了金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此,金乡县委、县政府把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特别是历史文化遗址的重建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作出了规划建设光山寺景区的战略部署。景区主要依托县城的魁星湖公园和光善寺塔,融合佛教文化、古城文化、生态水系、休闲旅游等元素,综合历史、文化展示、游览互动、商务洽谈等功能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打造湿地景观,扮靓生态文化
进入金乡县城,沿着绕城滨河大道缓缓前行,一幅鸟语花香、绿树萦绕、花草蔓延、小桥流水的浓情绿意映入笔者眼帘;在河道交汇或转弯处拓展而出的千寿湖、金水湖畔,栖息的水鸟随处可见,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点缀其中,呈现出大美金乡的醉人景观。这样一幅场景让人很难想象,就在三四年前这些河湖周边还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为彻底改变这种脏乱差的面貌,近年来,金乡县突出滨河生态保护,充分整合河湖湿地等资源禀赋,把县域内的24条主要河流全部纳入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7亿元的“九湖五河”生态湿地景区建设工程。目前,该县已重点打造了金水湖、千寿湖、金平湖、万福湖等重点景区公园,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河湖贯通、水域相连的生态景观正加速呈现,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被授予“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金乡县文物旅游局规划科科长张先锋告诉笔者:“在各河湖水系景观节点,我们还设计了李白、王粲、王叔和等体现金乡悠久历史文化的景观雕塑,使游客和市民在感受生态湿地景观的同时能够了解到金乡的文化脉络”。
短短几年,金乡县通过文化与生态的高度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生态再造、文化再现,同时也实现了旅游业从无到有、由一点到多点的转变,带动了3万余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既显著改善了城市形象品位,又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为金乡金水湖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