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容丰富,尤其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文博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坚定了做好博物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济宁市博物馆在市文物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加强管理、提升水平、服务大局、惠及民生”的目标,创新展览形式,完善展览内容,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对外开放部门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新馆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按照市文物局的安排部署,市博物馆积极参与了新馆建设工作。一是在新馆选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新馆选址应以人为本,从参观者的角度考虑,新馆能让人们在博物馆内享受人文教育,在博物馆外感受自然之美,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舒展。二是在建筑面积和功能分区上提出技术性意见。新馆应充分体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的价值定位,满足未来50至100年文物收藏和展览需要。为此,济宁市博物馆随市局领导赴国家和省文物局征求专家意见,到国内多家博物馆考察论证比较,结合我市及有关县市区博物馆实际情况,提出新馆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技术性建议。同时确定了七个功能分区和11个展览场馆,展馆包括通史馆、精品文物展、儒家文化展、济宁古遗址展、运河文化展、石刻艺术展、济宁民俗展、自然馆、博爱馆、济宁名人馆、朱复戡艺术馆。三是拟定了展陈大纲。按照市里要求,1月份,市博物馆就启动了陈展大纲的设计工作,组织专门人员,研讨撰写陈展大纲,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新馆陈展大纲几易其稿,现已基本拟定代表济宁文化特色的11个场馆。
社会教育工作凸显功能。市博物馆一直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尤其是依托“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两个重要节日,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社教功能,实现了“三贴近”。一是组建了小小讲解员队伍。为实现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义务教育体系这个目标,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机制架构。4月13日,市博物馆精心准备并举办了“爱上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首届小小讲解员选拔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小选手。5月18日,小小讲解员正式上岗,一张张可爱的小脸组成博物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抓好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4”文化遗产日两项重点活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市博物馆邀请济宁特殊教育学校手语老师来到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进行手语技能和残疾人方面的心理疏导知识培训,组建了爱心“助残志愿者小队”;用爱心给特教学校的孩子带来了温馨服务,这些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享受到博物馆家一般的温馨;期间市博物馆创办的流动博物馆走进了济宁看守所女子监区和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走进看守所女子监区尚属国内首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市博物馆还组织文博专家,开展了文物免费咨询鉴定活动,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学习鉴定知识的机会,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6·14”文化遗产日期间,紧紧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主题,流动博物馆走进济阳街道运河社区,将展览送到社区家门口;推出“探寻文明的足迹———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展”;另外,市博物馆还推出阳光助残系列活动,改善残障观众群体参观环境,增设残障人洗手间,铺设无障碍通道50 米,在展陈区域配备了药箱、轮椅雨伞等便民物品。同时,加强对讲解员的手语培训,提升了博物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水平。两次活动期间,市博物馆制作发放了宣传单和调查问卷,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同时收集群众对博物馆的展览形式、服务方式、设施建设、活动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馆校共建,举办校外第二课堂。市博物馆先后与济宁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任城区聋哑学校等学校开展合作,在博物馆建立了教育实践基地;与霍家街小学、东门小学等学校合作,在学校开办第二课堂。3月27日市博物馆成功在霍家街小学举办了第二课堂。课后霍家街小学老师评价,博物馆的“第二课堂”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内容,达到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是学校教育有益的补充。陈列布展工作再上台阶。今年市博物馆继续发挥“济宁精品文物”、“济宁千秋”和“运河之都———济宁”三个固定展览的陈展作用,同时在春节期间自主举办了“马年大家话马”公益主题展览,承接了济宁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图片展。截至6月底,市博物馆展览共接待参观群众19万人次;党的群众路线图片展,共接待参观单位300多个单位,观众达10万人次,讲解次数达1000余次。另外,在春节、“五一”、“端午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市博物馆实行了全天不闭馆制度,对青少年实行免费讲解,节日期间观众如潮,社会效果显著。
文物普查全面展开。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顺利完成普查工作,市博物馆成立普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普查工作;先后参加了省、市两级举办的4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培训班;完成对库房文物数量的初步整理工作,制定普查工作进度计划表;购置了相关普查设备。上半年市博物馆共拍摄、录入、汇总文物数量近2000余件。
文物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市博物馆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严格实行文物安全责任制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提高安保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全面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防护能力。上半年进行4次安全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对自然安全灾害、次生事故进行排查,更换老化受损的避雷设备,确保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承接大型交流展览。9月20日,济宁市博物馆承接了《白线的张力———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大展》,此展是由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山东博物馆、刘国松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的一次重大巡展活动,画展汇集中国现代水墨艺术领军人物刘国松、洪根深、梁栋材、仇德树、王天德、白海等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34位艺术家的作品,展品质量之高,规模之大,跨领域之广,在我市博物馆承接交流展史上尚属首次。此次展览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济宁大地带来了一次颇具现代感的艺术体验,同时也考量了市博物馆承接高级大型展览的接展能力,发现工作及展览硬件中的不足,为今后我馆在展览工作上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