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东文杏坛诵论语,西武梁山聚群英。南湖荷花别样红,北佛汶上梵香鼎。声远晨钟祥云升,铁塔寺上披霞红。千年古槐发新枝,绿叶晨露颗颗莹。
和谐篇
清真寺里老阿訇,早起洒水扫门庭。竹竿巷里明玕秀,和风笑语把客迎。公园绿地鸟啼声,土山脚下曲径通。晨练民众阵容整,笑颜如霞气如虹。
曲阜篇
莘莘学子沐儒风勤学尊师敬孔圣,老师辛勤育俊杰各行各业建奇功。孔子故里挂红灯,金声玉振贵客迎。半部论语行天下,真诚招商百业兴。
邹城篇
孔子孟子心相通,邹鲁儒家一脉承。孟母教子传千年,母慈子孝颂亚圣。摩崖石刻古今颂,女娲留石峄山成。青山绿水叠翠秀,城乡变化和谐中。
汶上篇
灵踪塔峰绕瑞虹,中都城郭祥云涌。礼佛大道华灯呈,南旺分水赞白英。佛佑八方朝拜客,坐保佛都享太平。梵声悠远传天外,佛光映照锦绣程。
兖州篇
嵫阳山下老鳖精,除暴安良扬美名。郭家潭里常修行,义薄云天千年颂。兴隆佛塔曼舞妙,歌德弘佛享太平。祈福天下第一剑,兖州工商大繁荣。
金乡篇
王杰故里学英雄,李白在此吟狂风。刘邓大军战羊山,纪念馆里教后生。大蒜之乡大蒜香,出口创汇富蒜农。蒜粉蒜油深加工,农业产业一条龙。
嘉祥篇
麒麟献瑞沐苍生,嘉祥石雕多美景。祥瑞之地风雨顺,武祠碑刻大汉风。青山北麓古焦城,玉佛寺外法云灵。麒麟送子传美名,获奖石雕誉京省。
鱼台篇
鱼台孝贤照长空,芦衣顺母口碑颂。孝贤始于闵子骞,今日孤老福相融。鱼米之乡荷花红,大米晶晶粒粒莹。科技兴农走在前,振兴工业不放松。
梁山篇
梁山雄踞众英雄,替天行道赢美名。游人接踵拜好汉,侠肝义胆浴民风。名山古刹九州同,别有梁山聚义厅。英雄凝聚大中华,五湖四海扬威名。
微山篇
万亩荷花别样红,船犁碧波心驰恒。琵琶轻弹似心弦,微湖红歌耳畔鸣。风吹碧荷伴蛙鸣,船上小学读书声。蟹肥鱼鲜采荷莲,湖鲜莲子待亲朋。泗水篇海岱明珠泗水滨,泉多如林沁人心。泗滨砭石响磬声,悠悠回荡送福音。万紫千红朱公吟,山青水秀艳阳红。圣公山下山泉水,滋润万家响叮咚。任城区篇李白醉酒百诗铭,浣笔泉里浣豪情。金秋清洌爽虹霓,历经沧桑事业兴。北城高楼递层空,任城旧颜换新容,丛萼牵衣留恋处,古郡新城光华盈。
城区篇
运河之都运河情,太白楼上圆诗梦。乔羽诗词润中区,厚德包容创业丰。樱花鲁鑫和鲁宝,联合海纳豪德城。新建唐口开发区,励精图治建设中。高新区篇高新惠普合共赢,海纳百川招客朋。绿树成荫花娇艳,企业升级新鹏程。如意山拖和利生,辰欣通佳和祥通。勤政为企百业兴,高新园区机器隆。太白湖新区篇菩提因莲慧根增,太白湖中布祥融。安居乐业托党恩,日新月异更勤政。省运场馆逐建成,齐鲁英杰聚济宁。来年共沐圣地风,竞技场上论英雄。公检法篇公安干警下基层,爱民护民鱼水情。防暴特警英姿爽,交警手势好风景。夜深人静见巡警,警灯闪烁吉祥星。法检高悬正义剑,斩恶除邪保清正。第一书记篇第一书记下基层,走家串户为兴农。解忧排难务实干,同吃同住结深情。访贫问寒责任重,镰刀斧头在心中。舍得洒下万颗汗,换来民心万千情。
惠农篇
医保养老多惠农,三农补贴送党情。科技下乡送田间,良种精选播春耕。祥到福临好运来,家家开门祥瑞盈。金秋气爽硕果香,农家新村满笑声。
林业篇
四级联创六工程,城乡一体枝叶浓。封山育林传千秋,生态维护责任重。村镇条条林荫道,山区平原碧波涌。绿色家园好环境,山丘多见苗木盛。
工业篇
市区县区开发区,工业发达争殊荣。退城进园再图腾,扶持创新登高峰。中国企业伍百强,四个企业在其中。加大投入为民生,安居兴业乐融融。
金融篇
价值转换方流通,中华图腾靠金融。世上三百六十行,片片青蚨熠辉生。改革开放数十载,国民经济大繁荣。金融实业同携手,众志成城兴国梦。
卫生篇
洒水洒下音乐声,种花栽树铺草坪。环卫工人披彩霞,古城济宁绿亮清。医疗卫生大发展,提前防疫不生病。技术监督把源头,严格执法为民生。
市容篇
城市还在睡梦中,环卫工人犹独醒。清扫马路洒水忙,街道市容清似镜。千家万户聚新城,乱丢垃圾不文明。点点滴滴讲卫生,遵章守规文明行。
文广篇
行风政风热线忙,电视直播为百姓。公益广告似明灯,社会和谐荡春风。孔子学院遍五洲,世界皆传论语声。国际孔子文化节,儒家思想润心灵。
教育篇
明珠育才校园靓,太白湖畔建一中。教育投入为未来,少年图强中华兴。教育学院和理工,曲阜北湖学风盛。电大曲大医学院,学高身正育精英。
交通篇
环城高速东高铁,都市圈里公交车。水运码头航空港,济宁交通连成网。城乡公路皆通畅,村村相通路面亮。路边绿树一行行,四通八达助兴旺。
农业篇
泰山之阳微湖畔,沃野良田鲁西南。兖州小麦冠九州,成就众多名糕点。鱼台大米晶如玉,金乡大蒜标志产。土地变革看流转,生态庄园山水间。
畜牧篇
鲁西黄牛肥又壮,世界著名遗产榜。小尾寒羊是国宝,还是全球超级羊。大蒲莲猪育力强,多胎高产肉质良。另有汶上芦花鸡,百仔鹅珍麻鸭香。
商业篇
京杭通渠运粮船,小小竹竿兴两岸。万商往来古任城,诗仙厅壁记述湛。古有玉堂大酱园,产品曾悦慈禧颜。今有银座和贵和,济宁商业有渊源。
餐饮篇
京省驰名玉堂园,佳肴鲫鱼林家湾。甏肉干饭乾隆赐,好吃实惠香百年。四鼻鲤鱼太白湖,麻鸭卧雪在微山。钟鸣鼎食孔府菜,餐饮文化窥一斑。
勤俭篇
勤俭持家美德传,节约理政应当先。衣食住行无需奢,开源节流大发展。每天少用一滴水,滋润绿树一叶片。每晚节省一度电,节省资源少污染。
文艺篇
书展画展篆刻展,广播电视均播送。诗人作家散文家,佳作报刊竞相登。乔羽运河文艺奖,推动文艺大振兴。华篇锦章墨香浓,文化济宁享盛名。
健身篇
孔孟之乡文风兴,体育运动尉然风。健身器材进社区,锻炼身体人接踵。文润武胆武有志,武沐文风武有宗。晨跑晚练成风景,赛场夺冠争头名。
体育篇
任国遗风爱操练,东夷一人携弓箭。蔡氏父子擂天下,九球天后成美谈。健身广场随处见,场馆设施也齐全。明年承办省运会,促进体育大发展。
文化篇
轩辕黄帝寿丘生,先秦商奄鲁国风。补天神话凫峄传,世界之最鳌字铬。小金字塔少昊陵,伏義鲁班多贤圣。三孔两孟携颜曾,天下汉碑半济宁。
旅游篇
三孔景区世文产,运河之最济宁段。文化名城不虚传,五a景区连成片。红色旅游红荷滩,微山鱼台北湖湾。当年铁道游击队,就在兖州临城段。
环保篇
蒸蒸日上大发展,莫让雾霾挡视线。资源开发要有限,不能短视太贪婪。人工湿地鸟盘旋,河流湖泊防污染。环境监察全国奖,低碳环保美家园。
科技篇
高新技术科技城,国家级别劲东风。累累硕果出新区,科研实业两手硬。科技兴业争先锋,文化科技恰交融。试看海右弄潮儿,众业兴旺有祥通。
公益篇
乐善好施美德传,自古公益暖人间。天下为公民为重,救急救难真情见。爱心人士爱无边,助孤助学又助残。多少无名志愿者,无私奉献默无言。
城建篇
楼群林立地平线,古城旧貌换新颜。运河新城拔地起,万达国际地标现。科技新城高新建,太白湖区成景观。中区西城综合体,文博城里儒家园。
规划篇
沦海桑田大自然,城乡发展需前瞻。精心规划绘蓝图,只有规矩成方圆。南扩东进北等建,西携祥城通邹兖。突破曲阜新高地,五城共建都市圈。
廉政篇
反腐倡廉非空谈,惩恶扬善意志坚。古有尧舜包青天,今有党群法健全。民心是镜是秤杆,美丑善恶终昭然。法纪清正不可违,自古廉洁路途坦。
信访篇
为民着想设信访,官民之间架桥梁。苍天难称百人意,内部矛盾需协商。百姓有难理应帮,尽可来此诉衷肠。邪恶丑陋同鞭挞,不同职位同梦想。
水利篇
江北第一淡水湖,水光潋艳润齐鲁。千里运河一脉牵,四大湖泊似明珠。水城济宁赛姑苏,济水泗水洙水聚。综合治理黄河滩,南水北调开新渠。
运河篇
运河千年逐浪清,两岸景色渺秋影。新建港口航运忙,白鸥翩飞随船行。绿丛画屏起虫鸣,清波尽洗沙鸥影。水琴鸟韵各不同,运河悠悠满河情。
后记篇
太白楼前醉秋阳,玉堂小菜香门庭。水都衙门留遗风,京杭运河穿古城。孔孟之乡儒韵浓,运河之都多美景。文化济宁意蕴远,政通人和颂昌盛。
作者简介
张建鲁,兖州人,自幼酷爱文学,十八岁入伍,曾参加南疆保卫战,被誉为战地诗人和作家。迄今已有千余篇(首)作品散见于《诗刊》、《青年文学》、《山东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并收入国内外多部诗文选。曾荣获2011年度《青年文学》作家奖,《大众日报》、《时代文学》举办的青年诗歌奖和“东岳杯”全国诗赛一等奖。2011年《树痴二题》荣获第二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大赛作品奖。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济宁市委、市政府颁发的乔羽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入选第八届济宁市“文艺精品工程”。先后出版诗集《乡思情韵》、《生命如诗》,散文集《心季的太阳》、《岁月如歌》、《生活如茶》,随笔集《商海如潮》,长篇小说三部曲《追寻岁月》等。其中有四部作品集入选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长篇历史神话小说《嵫阳神龟》现正在《山东文学》、《济宁文学艺术》上连载。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席。
《孔孟之乡济宁颂》,是著名诗人、作家张建鲁创作的一组新古风诗。张建鲁早年以新诗名世,近年以小说著称。去年国庆期间,他满怀豪情创作的这组新古风诗,热情讴歌孔孟之乡的历史文化、济宁市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深深的哲思韵味,让人读过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毛泽东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曾提出“新诗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应当追求“精炼、大体整齐、押韵”。新古风就是从古典诗歌中脱颖而出,并吸收了民歌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不拘平仄,不拘字数,不限韵脚,不限句式,一般要求只押韵,上下句押或隔句押,也可以换韵;它尊重汉语的特点,又避免严守格律的束缚,给人以相当的自由;有容易遵守的限制,不至于因追求自由流于散漫。
别林斯基说:“诗人比任何人都应该是自己时代的产儿。”诗人当吟出时代的最强音。《孔孟之乡济宁颂》,是济宁的历史文化、现代化建设激发了诗人的豪情,诗人也为济宁的历史文化、现代化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济宁的历史文化、现代化建设因诗人的题咏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在这些诗篇中,诗人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现出对家乡巨变的殷殷深情。
从艺术上说,新古风诗创作追求的是“不囿唐宋体,但求古诗神”的境界,这种追求应用到《孔孟之乡济宁颂》,则是打破传统格律诗的束缚,将民歌与新古风诗融会一体,创造出一种既具有诗情画意,又自由酣畅的艺术风格;具有语言通俗,音调明快的特点,还有“广为记事,以诗存史”的价值。《孔孟之乡济宁颂》的内容,囊括了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涵盖了历史、政治、文化、文物、名人、传说、民俗、物产、风光、时尚、建筑、建设、艺术、地理、气候、环境、卫生、工业、农业等方方面面,成为济宁第一部民歌体的当代风俗史,其开创性和地域文化方面的意义显而易见,足以夸耀于后人。组诗《孔孟之乡济宁颂》,我们应视之为济宁诗坛和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一大景观和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