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9月6日,孟府门前,古装仪礼。待宾至,主人迎上,相互行揖礼入场登堂而立。伴随着司射高唱“弓矢既具,有司请射”,主宾相让,作为“孟子修学游”景区活化演艺项目,具有2700多年历史,展示邹鲁君子遗风的“乡射礼”,再现孟府礼制空间。 上午10时,孟府感恩堂前,弓、箭、算筹、箭靶等器具均已陈设完毕。在经过开礼、配耦、诱射等环节后,是乡射礼的重头戏“三番射”,参赛者身着白色汉服,头戴黑帽,戴上扳指,套上护臂,手执拉紧弦的弓,轮流开弓射箭,以射中箭靶为准。每番比射,每位射手都以发射四支箭为限。第一番射是习射,不管射中与否,都不计成绩。第二番射与第三番射是正式比赛,要根据射箭的成绩分出胜负。结果公布后,各耦射手顺序上堂,负方射手站着喝罚酒,然后向胜方射手行拱手礼。 《论语》云:“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指的就是古代的“乡射礼”。在古代,射礼是乡学中举行的一种传统礼仪活动,射而饰以礼乐。以射箭选拔贤能,教导礼义,为古代礼乐文明的优秀典范,其兼具击射尚武的精神与修身培德的教化意义。现今韩国、日本的弓道即来源于中国的射礼。传统乡射礼不仅要看竞赛者能否命中靶心,而且要看他形体是否合于音乐节奏,此外,还要求竞赛者处处礼让竞争对手,既保留了射的果敢勇武,又体现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翩翩君子风范。
“演艺中,在重视礼制的基础上,更加倾向可参与性。游客参与完此项活动后,能让他们体会到‘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精神,也同时感受到‘立德正己、礼乐相和’的愉悦。”米怀志说。
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济宁学院教授刘振佳教授表示,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礼不仅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一般人修养身心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所以,孔子教导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并且告诫他的弟子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学习礼仪的过程,既是确立正确人生理念和规范意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早就仁德精神境界的过程。
刘振佳认为,“射”作为传统礼仪教育方式由来已久,“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 保氏》)”;其精髓是“其射也君子”,所谓“射不主皮,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八佾》)射礼不在于射中与否,而在于射礼时人人彬彬有礼,进退作揖间折射出一种宽容和大度精神境界,重在内在精神气质的养成与展现;同时,实行胜者敬败者酒,表示谦让之礼,以示相互间友爱和谐、进退有节的作风,充分体现出传统培养谦谦君子的文化观念。
近期,围绕孟子修学游品牌打造工作,邹城市创意打造了系列景区演艺项目,主打礼仪文化牌,精心编排了孟庙启扉仪式、古代成人礼——“冠礼、笄礼”、乡射礼、祭拜礼、孟府婚礼等演艺项目,在景区常态化演出。
今年暑期,根据游客特色需求,该景区还包装推出“我的成人礼”私人定制版。策划打造了开笔礼、启智礼、乡射礼等专项修学游项目,策划包装孟母亲情剧场,将豫剧《断机教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孟母三迁》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演出搬进两孟景区,运用现代艺术的形式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深耕孟子文化旅游品牌。
另外,今年孟庙亚圣殿实现了免费供香,游客可以自行索取。景区还规定穿拖鞋、吊带装、喝酒、衣冠不整者等不文明者严禁入内,努力构造传统文化的礼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