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作 者:林电锋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
林电锋,1969年生,广东省作协会员,网络红人。实名博客作品被新浪网、网易、凤凰网等首页推荐,凤凰网总点击接近1000万。
林电锋花了十年时间,研究春秋孔子,并颇具心得,将形成系列书籍。撰写的“大话西游”系列刮起网络旋风,总点击超过2000万,是《西游记》研究网络点击“第一人”,也被《深圳商报》誉为民间“大话西游”第一人!已出版畅销书《大话西游之孙悟空时代的活法》、《大话西游之现代职场“必杀技”》。
林电锋是社会建设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建设大辞典》执行主编,常务编委,《基层党建与和谐社区建设》一书的主要编撰者和编委之一。
林电锋是诗词家。其格律诗词40多首入选《中华诗词家》、《当代诗歌百家精选》等书,创作格律诗词500多首。
内容简介:
所谓“子未语”,实际上是指孔子未在《论语》中,而在《诗经》、《孝经》、《春秋》、《孔子家语》等典籍中发表的经典言论。不仅是作者、诗词家、社会建设专家林电锋多年孔子研究的精华,更为广大喜好国学、爱好经典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儒家的新角度和读懂孔子的新思路。这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一本书。
第一,它回答了《论语》中的重要遗憾:如:孔子是怎样学习的?颜回有何过人之处?孔子的实际能力如何?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儒者应具备哪些品德?倡导的中庸之道究竟怎样?他研究《易经》有没有心得?等等。
第二,它对孔子的儒家文化进行了重建。作者花了十年时间,在秦汉大量的历史典籍中,找出了孔子除了《论语》外的经典言行,这是散落在各处的珍珠,很多非常精辟。经过科学的整理,使读者能对儒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完整地掌握孔子的至高思想。第三,它既充实了《论语》中的仁义道德思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尤其是更加完整地展示了当今最需要的孝敬、礼仪、正直等思想,是一本非常好的精神文明普及读物。
第四,它的内容精彩纷呈,12万字,藏有80个超精彩故事!全文16篇,既有孔子及其弟子浅显易懂的言行,又有80个有趣的故事,加上每一篇结尾妙文——“点睛之笔”,堪称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地”。
第五,它的内容非常切合当今实际,内文逻辑结构严密,作者将16篇内容高度概括为“三基五学”、“三强五行”,让读者能够提纲挈领,掌握精神实质,得到非常有益的文化营养。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
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
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
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
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书摘正文
第1篇爱亲
导读:爱亲,就是爱父母长辈,爱自己的亲人,并延伸至爱亲朋好友,乃至爱社会、爱国家。核心是孝。爱亲意识的日益淡薄,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唤醒人们的爱亲意识,重构家庭和社会。本篇内容主要选自《孝经》、《礼记》等。
1.1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译文】孔子说:“能亲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尊敬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恭敬之心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百姓,使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感悟】孝道是什么?孝道就是爱亲,爱父母亲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却能爱别人的父母,这不是很荒唐吗?
1.2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译文】孔子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感悟】孝道是个人道德和品行的核心。若不爱自己的亲人,哪有德行可言?
1.3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译文】孔子说:“孝道犹如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生长,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中领悟、仿效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民众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需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需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
【感悟】古人善于学习,能从大自然中吸取各种知识,指出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国家和社会就和谐了。
1.4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译文】孔子说:“欲立爱于天下,应先教育人民爱双亲,这样就可使人民和睦相处。欲立敬于天下,应教育人民敬兄长,这样就可使人民懂得顺从。教导人民慈爱和睦,人民就会以事奉双亲为美德。教导人民尊敬兄长,人民就会以顺从命令为美德。以孝心事奉双亲,以顺从的态度听从命令,天下人人如此,就不会有办不到的事情。”
【感悟】如何做到爱亲?那就必须从小教育孩子爱父母,爱身边的人。古代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考察一个人是否做到孝顺亲长、廉能正直,这一点作为当官的基本要求,是很有道理的。
1.5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
【译文】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小国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呢?因此能够得到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鳏寡之人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的臣民百姓?”
【感悟】一个热爱父母的人,也能热爱其他人,热爱这个社会。古代明君正是看到这一点,以孝道治天下,真正将臣民看成父母,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一视同仁,这个国家还能不太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