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东关九仙桥头南五十米的东西大街上,有一棵搂抱粗的“关公勒马看古槐”的汉槐树(80年代因城市建设被毁掉),在这棵老槐树下,徐氏祖传的眼药和大黄曾誉满华夏。说起这棵汉槐树,还流传着一段有关徐氏医治眼病的神秘故事。
元末,战乱频起,再加水旱蝗顷时而注,中原大地,飘没田庐无数,死亡百姓不计,村庄城邑多为荒虚,禾不入土,人相食。至今,在豫鲁民间还流传着胡大海复仇的故事。元末,河南一带流浪着一个叫胡大海的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视之为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一日,他猝然闯进一大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饭,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给孙子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家门。胡深感中原人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报仇雪恨。后来,胡大海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臂力过人,嗜杀成性,疆场上呵佛骂祖,虎口拔牙,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朱洪武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大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中原大地人口的严重失衡时,明洪武、永乐年间,即开始了人口大迁徙。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限三日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中等候。”晋北、晋中、晋南之人皆拖家带口、携儿拽女簇拥着,赶奔至洪洞城北二里的贾村西侧那座广济寺。当十万之众一涌进那寺院宏大、殿宇巍峨的广济寺后,大群官兵即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宣罢,官兵即恶狠狠先将青壮年戴铐上枷,遂硬性画押,强制发给户照,根绳相栓,如串蚂蚱,可怜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远离乡关的漫漫路途。他们一步三回头,直到汾河滩寺院里那棵老槐树连同枝头上星罗棋布的老鸹窝,消失在乱云飞渡的苍茫暮色之中。
当那迁徙的队伍进入河南,就像狗黑子掰棒子那样一路抛撒。兖州老槐树下徐氏的先祖徐德善母子俩被撒落在了兖州府城西的滋阳山附近,娘俩看着眼前这苍凉的陌生一切,顿生一股思乡之情。老人家缓缓举目看着四周,突然城东那棵高高的老槐树映入她的眼帘后,老人家收回目光,很无奈地说道:“孩来,哪里的黄土都埋人!咱不去别处,就奔着那棵老槐树走吧。”
在母子俩赶奔至兖州府城东的那棵老槐树下,德善就动手搭盖简易房屋居住。谁知还未住到年半,徐家七旬老母就因过于思乡忧郁而近乎双眼失明。徐德善焦虑万分,就四处寻郎中治病,但效果甚微。当德善听说峄山有灵芝草能医治老母的眼病时,当日就直奔峄山寻求灵芝草。可他一连十数日都没有寻找到那仙草。当他在一个傍晚,突然发现了陡峭的山岩上有灵芝草时,就欣喜地匆匆抛摔上绳索,便不顾一切地往上攀沿。由于德善求仙草心切绳索挂抓得不牢,在快攀登到峭峰时,他就连绳索带人坠至万丈山崖。昏迷中,他就见从峄山上飘下一个手拿拂尘的鹤发童颜的老者,站至他的身旁后一甩拂尘,两篮子灵芝草和十八位中草药就飘至他的近前,“孩子你就快快起来,提上这两篮子中草药回家,给你娘治眼病去吧。”那老者说完又递于他一张黄表纸,沉思片刻叮嘱道:“不过,给你娘治好那眼病后,定要记藏好这秘方惠及苍生,莫要贪财,贪财就不灵验,要切记啊!”
当徐德善似梦非幻的醒后,已是次日上午。他揉了揉双眼,又摸了摸自己的身子骨,都没有什么疼痛处就爬将起来,四处张望着在心里暗想:“我这是遇上神仙啦。”说着就面向南方,俯身跪倒磕了三个响头,连连说道:“多谢峄山仙人搭救、多谢峄山仙人搭救”。而后,就提上那两篮子中草药出了山涧,径直往老槐树下的家里奔去。进了家里,他就按照那老者说得对那十八位中草药进行了炮制,便用药铞煎熬好让老母喝下,连吃三副后,他老母那失明的双眼竟重见了光明。徐德善老母失明的眼睛出奇地好了之后,很令街坊邻居感到吃惊。对此,不少人就上门打探医治眼疾的秘方。德善并不保密,那是有求必应,从不收谁家分文钱。老槐树下的徐氏眼药和大黄出名之后,兖州府内外的眼疾病人,都慕名找老徐家讨要治眼的中草药,因而,老槐树就成了指示徐氏家庭的路标。兖州老槐树下的徐氏医治眼疾的祖传秘方,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不要分文地惠及于众多的黎民百姓。
当老槐树下八十三岁的徐德善,将欲驾鹤西去的那一刻,为他八个儿子、三十六个孙子和曾孙们留下的最后嘱托是:“咱老槐树下徐氏家族,天得的祖传秘方,要世代传承哪,可别贪图银两,要积德行善,造福苍生!”说完那番话,徐德善便打个响痰,一拧脖颈就呜呼哀哉。徐氏世代子孙不忘祖训,对于上门医治眼疾的病人,都是善心地施舍眼药,从不讲金钱。老槐树下的徐氏医治眼疾的祖传秘方,就这样很规矩地传承了一十六代,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才由于种种原因而失传。很可惜,八十年代那棵指示徐氏家族的老槐树,也因城市规划而被毁坏。
尽管老槐树下的徐氏眼药秘方和大黄炮制的绝招现已失传,尽管那棵为徐氏眼药指示了六百余年的老槐树也已荡然无存,但老槐树在兖州依然是指示城区方位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