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在河北涿州影视基地首次接受了媒体的探班,当天正赶上周润发与周迅的重头戏“子 见 南子”。据胡玫透露,他们是改了23次稿才请到周润发的。
现场 周润发、周迅拍重头戏
在《孔子》拍摄地外面的道路上,摆放了一排不同规格和等级的战车,可见在这部戏中大场面的戏不会少。当天,周润发和周迅正在拍“子见南子”的重头戏。老年版的孔子一身灰蓝布褂,花白的头发和胡须,造型有些潦倒落魄之感。
此时周润发扮演的孔子正跪在殿中,而头顶金色凤冠、脚踏超高木屐、手执羽毛蒲扇的“南子”周迅满脸含笑,围绕着孔子端详,然后一膝跪下,口中念念有词。周迅说,影片里这是南子与孔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对于这场戏的必要性,导演胡玫解释说:“我们在准备历史资料的时候发现,史记里记载的与孔子有关的女性只有他的妻子、女儿和南子。南子是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卫国的国公夫人,当时她对孔子的弟子说,‘孔子要见卫国公,就要首先来见我’。所以南子这个角色,对于塑造孔子的外表和性格很重要。”
导演 23稿时发哥答应出演
影片中孔子会不会武功,曾一度引发很大的争议。20日,导演胡玫表示,他们打造的孔子武戏是指射箭和驾车两项“武艺”,而并非误传中的飞檐走壁。“春秋时期,所有的男人都崇尚武艺,腰上都会带剑。历史上描述的孔子是有勇武的一面,他身通六艺主要是说他的剑术和驾车。”
胡玫告诉记者,对待《孔子》的主演她非常慎重,从形象、演技、艺德、年龄、海内外知名度等多方面考虑,放眼整个华语影坛,周润发是相对而言最为合适的人选了。“当时我们给周润发传了剧本后,他一直没有给我们回话,后来剧本也是几易其稿,直到改到第23稿时周润发给了我们答复。”
“他的敬业让我感动”
谈到和周润发的合作,胡玫用“实在意外”来形容。有一场戏,孔子在鲁国做官不如意决定要周游列国,临行前夜大雨磅礴,周润发坚持跪在雨中在泥水中摔打。几个月后,周润发找到胡玫,认为那场戏演得不好,请求重新拍摄,因为周润发想加段他迎着雨水大笑的表情,来表现孔子此时孤独的心境。“重拍的时候,周润发的胳膊有伤,但是他坚持在雨中摔打。虽然拍得非常完美,但不巧的是我在监视器中发现了镜头中有处干地,为了不穿帮只能再重拍,但周润发没一句怨言。第二天我看他受伤的胳膊都是黑色的,我特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