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忠林市长、李喆书记、季承先生,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在季羡林先生的故乡,共同举办季羡林塑像揭幕、季羡林学院挂牌以及季老逝世5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念我国学界泰斗、齐鲁先贤、中国孔子基金会的老会长、学术顾问、聊城人民的优秀儿子季羡林先生逝世五周年。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乃至享誉世界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大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也是聊城大学的名誉校长。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山东道德高地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缅怀季老,追忆师恩,是一次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季老始终以谦卑纯朴、实事求是的作风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孔子曰:“智者乐,仁者寿。”长寿而多产的季老一生秉承孔子的教诲,始终保持谦谦君子的风范。虽一介布衣,但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血汇入传统,把身心奉献给了东方文化……他的为学为文,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折射。
在季老的晚年,我曾多次陪同山东家乡的领导看望老人家,聆听教诲。他那温文尔雅、亲切真诚的音容笑貌,至今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他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他的高尚品德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儒家精神。他一生践行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季羡林先生生前对孔子基金会十分关心,曾多次参加基金会的学术活动并亲切指导,对基金会的发展与成长做了很多贡献。2006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成立了季羡林研究所,出版了多期《季羡林学刊》,并支持研究先生学术的学者出版了多部著作。研究所几年来为保存、整理季老遗留的文化资料、宣传季老的品德和思想做了大量工作。去年的今天,我们在济南召开了继承季羡林精神遗产研究会。今后,我们将与聊城市政府、聊城大学一道,继续发挥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的功能和作用,让季老高风亮节的君子人格和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季老的精神遗产是多元的、丰富的,也是永存的。今天,在老人家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季老,学习季老,传承季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品格,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季老将会更加激励着我们为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 王大千
2014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