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今年以来,孟子故里邹城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化统筹发展、城乡一体推进”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山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市委、市政府“优中选优、连线成片、集中投入、滚动打造”的工作要求,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开局良好、扎实推进。今年将在香城、中心、城前3个镇集中打造济宁市示范片区1个,邹城市示范片区2个,全市将建成生态文明村18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
坚持高标准规划打造特色示范区
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特色片区”的规划定位,按照“北方乡土气息、生态田园村庄”的设计理念,将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聘请济宁市规划设计院对片区进行总体概念性规划,编制了《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概念性规划》。聘请了北京中外建规划设计公司,对片区村庄土建工程、绿化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规划,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问题”,突出体现“村庄布局协调美、村容整洁生态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五美标准”,依托水塘、古宅、古树、古井等资源票赋,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路一景、一区一业”,体现“乡土、生态、民俗、文化”特色。其中:小莫亭村打造“子莫故里”,康桃园村打造“民康乐桃”和谐村庄,北齐村打造“幸福北齐”,杨桃园村打造“集贸中心”,老龙湾村打造“梨园人家”特色旅游村,西徐桃园村打造“先儒徐辟故里”,房桃园村打造“田园生活”,郭桃园村打造“生态郭桃”等。
统筹村庄基础建设提升环境综合面貌
在实施村庄规划的同时,抢抓有利时机机,加快推进了示范区村庄绿化、土建工程和小莫亭村试点建设工程。一是村庄基础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了8个村庄的道路建设、残墙断壁修复等基础建设工程,完成了小莫亭、北齐、康桃园3个村庄全部和部分村的土建工程。二是绿化建设工程。突出地域特色,坚持选择本土绿化树种,使用当地石材砌垒花池,因地制宜打造景观节点,做到“不毁一棵树、不拆一道墙、不填一口井”。截至目前,已栽植红花国槐、大叶女贞、月季等绿化树87000余棵,建设村内花池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三是环卫一体化建设。按照邹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要求,示范片区建设垃圾中转站2处,各村聘请2-3名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购置6部吊臂式垃圾转运车及124个吊臂式垃圾箱,为农户配置了垃圾桶和垃圾车,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形成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污水处理模式,建设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3处,解决了村庄污水转换处理,将在示范区内进行推广。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夯实村庄发展基础
邹城市以生态产业为基础,以培育精品特色村为重点,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规划了经济林基地、规模养殖、苗木繁育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以郭桃园、房桃园村为中心的大樱桃种植基地; 以北齐村为中心的优质林果基地;以康桃园为中心的规模养殖基地;以小莫亭村为中心的苗木繁育基地; 以五宝庵AAA级景区、老龙湾村、西刘村、白石铺村为特色的农家乐生态旅游。依托五宝庵景区、莫亭湿地公园等资源,注重挖掘、利用和开发“子莫故里”、“先儒徐辟”及“十八桃园”乡土文化,加快夕阳红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农家乐旅游建设,打响“邹东深呼吸、最美香城游”乡村旅游品牌。香城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国民休闲汇山东省最佳休闲镇”、“山东省新农村小蘑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同时,以“四德”工程为抓手,每个村庄设置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建立了村民道德档案,建榜率100%,把示范片区打造成为“四德”工程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