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大运河成功申遗,济宁段与中国大运河一起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济宁拥有了包括“三孔”在内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不仅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济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我市发掘运河文化,重组旅游空间,打造世界级的运河旅游产品带来了重要机遇。我市应充分挖掘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文化价值,放大申遗效应,建设运河文化旅游带,把济宁建成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的核心城市。
打造运河旅游新空间。济宁段以南旺水利枢纽至南阳古镇为重点区域,承上启下、一脉相连,但开发主题应该突显各自特色,避免重复竞争。南旺分水龙王庙景区应该以展示运河水利工程文化为主题,“运河之都”应该体现运河及其文化和城市发展、更新之间的关系,而南阳古镇应该体现其“北方水乡”古镇特色,全面形成“一廊、两段、三区”的产品空间结构,从而打造为一条完整的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一廊为大运河遗产走廊;两段为郊野运河段和湖上运河段,郊野运河段指运河南旺至市区段,湖上运河段指市区至南阳岛段,形成了“湖上运河”的独特景观;三区为南旺水利工程旅游区、运河之都旅游区和南阳古镇旅游区。
恢复南旺水利工程旅游区。主要体现运河古堰,水利、水工、水神文化。汶上南旺分水工程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应根据历史记载对南旺工程进行局部恢复,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由大运河凿渠引水至南旺,重建分水口,恢复南北二闸、斗门、戴村坝、汉河鱼嘴、蜀山湖等水利工程原貌,模拟展示引汶济运工程,并使得游客可直接从大运河由水道进入南旺景区。利用现代科技以缩小比例模拟建造南旺工程模型,再现运河断水、船只停航、汶水开闸、运河涨水通航的全过程,让游客对分水工程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建运河历史展室,以图片、文字、多媒体、实物等多种形式讲述大运河开凿历史。恢复建设南旺古建筑群,重点为龙王庙大殿、禹王庙、宋公祠、水明楼、关帝庙、观音庙、戏楼等,作为开展水神祭拜、龙王祭拜、禹王祭拜、民俗庙会等活动的场所。在南旺工程遗址附近选择地势高峻处建设运河通航纪念碑,使之成为整个旅游区的景观地标。结合南旺工程的恢复建设水利工程主题文化公园,通过实体与虚拟的方式向游客展示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积极作用。
做强运河之都旅游区。为充分体现“运河之都”的城市形象,应恢复河道总督衙门工程。改建太白楼,将太白楼与老运河河湾广场、运河水街统一规划改建,建成老城区标志性建筑、观景楼、高档餐饮中心、旅游购物广场、公共活动广场。整合济宁老城墙和河道总督衙门、崇觉寺铁塔、声远楼、东大寺、太白楼、浣笔泉、玉堂酱园、潘家大楼、吕家宅院、孝慈廉完坊、古运河城区段等资源,以休闲步行道串连各景区景点,再现“运河之都”昔日辉煌胜景的城市传统风貌。建设运河商业街,以竹竿巷、南汉石街为主体空间,以明清时期的商铺建筑为主体风格,街道上招牌幌子、茶楼酒肆等都按传统风貌设置。老运河段开办运河水街,模仿南京秦淮河两岸的商业景观,在滨河两岸建各式风格的商铺、小食店、酒馆和茶楼,再现城市与运河、人与水的亲密关系。规划建设浣笔泉商业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影视城、会所、演艺厅、娱乐城等。建设城区的特色餐厅,采用滨水步行街区的理念进行建设,融本地老字号酒楼、特色小吃店,国内菜系名店,国际美食街为一体,其中以本地特色饮食为主,如孔府宴,运河四排、四脯、四松、四烤等。兼设茶室、咖啡厅等设施,使其成为融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开展运河之都夜游,适当延长特色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区的营业时间,在特定地区集中提供演艺吧、夜总会等娱乐设施,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夜生活需要;在城市广场及滨水公共空间开展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夜间文艺演出,使其成为大众型的夜间娱乐活动; 在城市中老运河、洸府河段开展夜间水上旅游,茶舫、酒舫、歌舞舫等顺流而下,将城市夜景欣赏与品茶弹唱、歌舞表演等活动结合起来,带给游客夜游河都的全新感受。
建设城郊滨水游憩区。城郊滨水游憩区以太白湖为核心,涉及水系还包括京杭运河、洸府河。其主要产品为滨水度假和生态游憩。建设运河人家,改造成水乡人家风格的自助式酒店或家庭旅馆,让游客零距离感受河都水上人家风情。开发建设滨水生态度假:提供星级酒店、主题度假村、家居式自助旅馆、青年旅社等不同档次的度假设施,以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作为吸引游客的卖点。水上娱乐与活动:划船、赛艇、天然浴场等健身活动,采菱、泛舟、拾贝、抓蟹、垂钓等娱乐性活动,龙舟赛、钓鱼比赛、室外游泳比赛等大型公共活动。
做大南阳古镇旅游区。包括南阳岛及附近水域,建设岛中运河、水上人家、商贸民俗,打造运河古镇,让游客体验湖中“世外桃源”,古镇风貌、水上生活。开展湖上人家观光,捕鱼等渔家民俗体验,开展湖上集市、庙会观览、捕鱼、采菱等参与性活动。利用微山湖上众多岛屿,或为废弃了的居民点,或为渺无人迹的荒岛,可选择交通及环境条件较好的予以开发,作为生态游憩、野外拓展、露营等特种旅游的服务基地。
开展河都水上游。水上旅游的开发包括游船观光、水上活动及水上夜游等。大型游船设固定的航线,可从“河都之门”放舟,沿老运河顺流而下,沿途经过运河行宫、运河水街、太白楼、运河广场、东大寺、运河人家等景点,游船上可设品茶、饮酒、表演等项目,让游客在领略河都风韵时也能体味多样的地域文化。水上活动包括采菱、垂钓、放花灯等参与性活动,龙舟赛、水上民族音乐节、室外游泳比赛等大型公众活动,可在特定河段定时举行。水上夜游主要是游船旅游,设茶舫、酒舫、歌舞舫等,将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结合起来,使游客重回盛世河都,感受昔日繁华。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老城区准步行化,洸河、府河、老运河环绕的老城区是历史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再现城市传统风貌的主体区域,应结合风貌恢复积极推进步行化建设。将太白楼路建成集中体现河都城市风貌的景观大道。红星路、太白楼路、环城北路、西门大街、东门大街、环城西路、古槐路、共青团路等设自行车游览便道,并推广自行车自助游。沿洸河、府河、老运河设步行道,形成环老城区的步行环路,尤其是在老运河河湾段,结合太白楼广场和运河商街形成步行街区,禁止机动车辆穿行。建设大运河交通走廊,整治大运河航道,开通梁山———南旺———济宁———南阳———微山的水上航线,尤其保证南旺到南阳段的运量,并将其航程与水上游览与活动相结合; 修建梁山至济宁的滨河高等级公路,串联沿途各景区,形成滨河快速通道,同时也成为自驾车观景道路,局部地段设滨水自行车道和步行游览绿道; 加强滨河快速通道与曲阜、汶上、羊山等景区之间的横向联系。设旅游专线,将城区及城郊的主要景区与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及城市中心区连通起来,提高景点的可进入性和联结度。建立公交换乘枢纽,包括对外客运交通换乘枢纽及水陆换乘枢纽,实现运河水上旅游与城市旅游的无障碍联接,并用公交系统引导游客出行方向。建设老运河河湾信息中心,北湖旅游信息中心和南旺、南阳旅游信息中心等市区及运河沿岸游客信息中心,为游客提供本景点、度假地以及相关周边旅游的信息服务。在各信息中心实行票务联网,并实现与宾馆、机场、车站的网络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