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原济宁市地名办主任张培安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承载着历史、继承未来。对于济宁今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张培安说,今天我们城区的古运河穿越历史融入今朝,新时代的变革使她发生新的角色变换,已成了济宁的一条休闲河、文化河、景观河,装扮着济宁的美。济宁历届政府和人民为了装扮运河付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劳动,运河的碧水清波浸润着济宁人的血汗,济宁人的血液里蕴藉着运河的魂魄。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我市弘扬运河文化,做好城市水文章具有非凡的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战略部署,今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打造鲁西(济宁、聊城、枣庄德州、菏泽、临沂、东平、宁阳六市二县)科学发展高地的目标定位,做出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加之我市圆满完成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一城五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对我市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中心城区的济宁,将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以“三河六岸”开发建设为抓手,大运河作为济宁都市运河文化产业旅游风光带,将挖掘运河历史文化,巧借园、桥、堤、塔、阁、街等元素,延续古城文脉,彰显运河魅力,那时运河边的码头、老街、民居、粮仓、会馆、漕帮将重新奏响水灵灵的运河的曲艺、歌谣、船工号子……我们深信,伴随着国家东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哺育济宁的大运河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济宁将成为灵光四射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