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孔子七十五代孙孔祥林22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首次披露了孔氏家族已恪守千年的家风家训。
应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邀请,孔祥林22日做题为“孔氏家族的祖训与家风”的主题讲座时,向社会首次披露了孔氏家族传承两千五百年,依旧恪守的“学诗学礼承旧业”的祖训家风。
演讲伊始,孔祥林就道出了衍圣公制定的“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务要读书明理”的祖训。然后按照孔氏家族的历史沿革,梳理了孔氏祖训家风代代延续发展的脉络,并逐一解释了孔氏家风的具体要求。
他说,在家庭生活方面,孔氏家风要求子孙祭祀祖先,不忘祖本,与家人相处中秉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并慎戒不幸再婚再嫁的子孙。而在个人修为方面,孔氏祖训宗规强调子孙在面的利益时要做到勿嗜利忘义、管理公务时要秉持克己秉公的原则。
“当今社会之所以出现各种纷争,就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孔子的教诲。因此现今社会需要重新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而这其中就包含优秀的家风家训。”孔祥林认为运用孔氏祖训家风可以解决当代出现的各种社会纷争。
作为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表示,。“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至今仍是曲阜孔氏家族最常用的春联内容。孔氏家族到目前一直传承着学诗学礼的祖训,坚守重视教育的传统,礼门义路的家风。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生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成为影响东方人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的主要思想源泉,孔子祖训家风也成为孔氏家族和很多中国人的行为规范。
22日,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应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邀请,孔祥林做题为“孔氏家族的祖训与家风”的主题讲座,向社会首次披露孔氏家族传承两千五百年,依旧恪守的“学诗学礼承旧业”的祖训家风。图为,讲座现场。
儒家家风不仅在影响中国,也在影响世界。
第三届尼山论坛韩国安东市代表团团长、韩国精神文化财团理事长李龙兑表示,“从小时候开始,父亲就让我学习儒学。一直到现在,我都用汉字写信,用汉语跟人交流。到美国留学之前,有一周的时间,父亲说:如果你想出去留学,必须背出整部《论语》,背不出就不准出去。结果,我没背出来,父亲真的没让我出去。于是,我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背出了《论语》,这才出国留学。”
这次来到曲阜尼山,让李龙兑高兴不已,“安东市有韩国‘邹鲁之乡’的称号,这次来到真正的‘邹鲁’之乡,我对‘儒家’家风景仰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