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在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上,“金太阳”杏子抢先熟透了。在初夏的暖阳里,翠绿的杏树叶中露出一片片的金黄。武翟山村村南有风景优美的紫云山,山上果树成排,山前有碧波荡漾的洙赵新河;村北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氏祠,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担任该村书记的王现才今年已经71岁,他带领着全村的村民摆脱贫困,一步步走向小康生活。
40多年前就想把荒山改造成“花果山”
自从200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王现才一直想尽千方百计改善村庄面貌,增加群众收入。“武翟山以前是座荒山,我从1972年就有一个梦想,想把这座荒山改造成‘花果山’。由于1974年的时候,调到供销社工作,后来的愿望也就搁置下来。直到2000年,我回到村里当起了村支书,才开始策划改造这座荒山。”“听老辈的人说,很多年以前,武翟山上种的杏树很好吃,我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村民种植杏树。刚开始,村民都不愿种,动员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让村民自愿种植。”王现才说,在动员村民的同时,他在2004年向县里申请了15万元购买树苗。“这些钱直接划拨到镇里,由镇里直接购买树苗。免费发放给村民。让村民自己开荒。”王现才把全村人分成27个小组,也把荒山分成27片,进行开荒种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座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每个村民平均40多棵杏树
“目前全村有7万多棵杏树,每个村民平均有40多棵杏树。”王现才介绍道,他们村里每家每户都有杏树。
来到武翟山下,看到一户村民正忙着把摘下来的杏装到箱里。该户村民叫李艺元,他说,“今年的杏收成很好,每棵杏树能结出近50斤杏子,我家种了300多棵杏树,今年的收成还是比较好的。最近一个多星期,大家都在杏树林里忙着采摘。”
在山腰处,身处果林之中。王现才突然在一个杏树下停了下来,一个箭步就上了杏树,站在树杈上面,不停地晃动杏树枝,让熟透的杏子掉落下来。他说,“我们这里的杏比别的地方甜,这座山是由页岩组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营养成分”。随即他又在山腰的断层处捧出一捧页岩土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