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5月21日下午,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之世界文明对话国际合作会议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会议以“合作与责任”为主题,主要围绕《在文明对话中培养人类福祉之责任意识共同协定》进行了探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席,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许嘉璐在会上说,推出《共同协定》是尼山论坛组委会在筹备会议时的共同期望,目的在于就责任意识发出呼吁。我们寻找的不是权力,而是声音里挟裹的那种正义。我们这些学者汇聚在这里,不管是什么信仰、什么文明,如果能够率先作出和平、友爱、尊严的承诺,那么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上来,加入进来。这就是一个动力。只要大家发出各种多元而坚定的声音,就会影响世界的未来。
会议认为,当前全球信仰不同加剧了各种矛盾、冲突的产生,主张通过文明对话建立人类共同信仰,呼吁人类增强责任意识,这一任务重要、紧张而艰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语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我们应把这样的多样性、多元性作为人类的共同价值,以更有力的方式体现非强加这一概念,尊重各国文化,对话、理解、包容,建构人类共同伦理。会议还认为,尼山论坛在孔子家乡山东举办,应与其他论坛不一样,要更多发出自己原创性的声音,带给世界文明对话更多独特的东西,打造自己的独特性、独创性。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共同协定》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会议根据与会人员的建议对《共同协定》内容进行了修改,并决定在23日上午举行的尼山论坛闭幕式上正式签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特别顾问徐波,联合国文明联盟前高级顾问、欧洲委员会民主公民与参与部部长克里斯托弗•贝斯,巴哈伊国际社团驻联合国办公室首席代表巴尼•杜加尔,世界公众论坛主席弗雷德•达梅尔,法国希拉克基金会秘书长瓦莱丽•戴哈诺娃,宗座格列高利大学教授、犹太教拉比大卫•梅尔,美国波士顿大学犹太研究哲学主任史蒂夫•卡兹,印度辨喜基金会教授桑德雅•吉安娜,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韩国21世纪人文价值论坛主席金光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文郁参加研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副主席、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陈健主持会议。
2014年5月21日是第12个“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与发展日”。12年前的200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世界里程碑意义的设定文明对话节的决定。现在,尼山论坛召集全球专家学者共聚孔子故乡山东,就“文明对话中培养人类福祉之责任意识”发出呼吁和倡议达成共同协定。论坛组委会希望这份共同协定首先在学者之间、在学者各自所在的组织之间达成,也同时呼吁所有关注人类和地球未来的每个人、每个组织,培养一种共同责任意识,彼此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