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实,就在泗水边上,一左一右,有两个地方,名气却很大,一是曲阜,一是泰安。曲阜有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泰安有泰山。凡华夏子孙,大概没有不知道这两个地方的,到山东旅游,也没有不想去这两个地方的。
恰恰,路过泗水,必经泗水,却一带而过,不停一停,也不看一看了!
这实在很冤,是天大的误会。
若问,来到泗水,可以看些什么呢?答曰,你可以看圣山仙境,看龙湾落霞,可以看龙门灵雾,看凤仙叠翠……据当地资料介绍,泗水有“十景”,景景皆可看哩。
再问,泗水十景,何为最佳?如果选一景,最该看什么?
答曰,最该去看的,当然是泉林。
泉林,位列泗水十景之首。顾名思义,泉水之林也。泉水而已然成林,可见蔚为壮观。记者那日得以亲临此地,细细看来,惊叹有二。
一叹泉水多。泉林有多少泉水?直观感觉是,遍地是泉,多如牛毛。记者刚进泉林,迎面看到细沙翻卷的红石泉,走不几步是响水泉,紧挨边上的是甘露泉……主人陪着我们走了一圈,用脚跺跺地下说,这下面呀,全都是泉。名泉有七十二处,大泉有数十眼,小泉则不计其数。哪里用锄头随便一刨,肯定会有一股泉水,突突突地冒出来!
这就难怪《山东通志》称泉林为“山东诸泉冠”了。从数量讲,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恐怕只能排在后边,争得一席亚军吧?
泉林为何泉水多?与地理环境有关。泉林东、南、北三面皆山,西南面则是一条注入微山湖的泗河。形象地说,泉林周围,就像一个巨大的簸箕,把泉林包在中间。簸箕三面蓄水存水,无以发泄,向下渗透,岂不水如泉涌?
二叹泉水奇。
泉林之奇,单看其名,亦可略知一二。如,红石泉——泉水涌出处,有红色细石上下翻卷,似火山喷发,其势汹汹。如,珍珠泉——泉水自湖底而生,徐徐冒出,状如珍珠,串串相连,晶莹透亮。如,响水泉——泉水遇声则流量剧增,过往行人只要一拍手或一跺脚,此泉即可与之呼应,响声未毕,水已汩汩大冒矣。
以上泉水之奇,虽亦称奇,但在意料之中。更奇之处,在趵突泉。此泉为泉林四大名泉,与另一四大名泉黑虎泉相邻,仅数步之遥。二泉出水量甚大,且水质十分清澈透明,被后人砌成一个长方形池塘。池塘上面,横架石桥,站在桥上,但见泉水深不可测,水底各种色彩之水草,红橙黄绿,清晰如画,在阳光照射下袅袅而动,莹莹闪亮,煞是好看。
“快看快看,水线水线!”游人中,不知有谁大声惊呼。
记者循声望去,但见趵突泉出水不远处,平滑如镜的水面上,清清楚楚出现了一根弯曲的水线!那水线与一般水纹不同。水纹大都与浪有关,或因地下水涌,一圈一圈,往外扩散;或因以石击水,亦一圈一圈,逐层扩散。但水线不是,它没有来由,就在玻璃般平滑的水平面上,形成一条长长的、细细的、不规则且没有规律的分界线!线头从此端而起,弯弯曲曲,晃晃悠悠,伸向远远的彼端,恰似冰面上一条长长的裂纹!
“奇怪奇怪,水怎么会出现裂纹哩?”
“还这么老长老长,就在那里,就在那里!”
人们议论纷纷,不胜惊奇。记者亦蹲在池边,欣赏、观察足有半个小时。既为这人间难得几回见的奇观而惊叹,又为这按一般常识难以解释的现象而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会形成水线?有没有专家作过解释?”记者向在泉边作摄影服务的吴春营询问。
“咋会形成水线,谁也说不清楚。专家嘛,还没来过。”朴实的老吴,在此服务已经多年。他说,水线形成且被游人发现,已数十年,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认为,是水的比重不同。有人分析,是水的冷热不同。可是,同样一池泉水,为何比重会不同,因何冷热竟有异?何况,即使是比重和冷热不同,难道就会产生水线吗?而那水线竟是那么清楚,那么分明,像是有谁用笔在水面上画出来的,这又作何解释呢?
大家议论一番,没有任何结论,只好叹为观止。
游完泉林,次日又游了泗水其他一些景点。虽亦有山有石,虽亦有草有林,但说句实话,并无多少奇特之处。倒是泉林诸泉和那一根神秘莫测的水线,在记者脑子里留存下来,久久挥之不去。
临离泗水,县里领导希望给泗水旅游提点建议。我说,旅游我是外行。不过,建议确实想提一提。一个地方,要吸引游客,必有其独特之处。旅游旅游,图的不就是“不一样”三字吗?泗水最“不一样”者,莫过一个“水”字也。因此,泗水旅游,也就可以集中全力打“水”牌。
如何打呢?建议出牌三张。
其一,在公路上,看到县里提的两个口号,一个叫“和谐泗水”,一个叫“生态泗水”。这都很好,但不具体,亦无个性。可不可以补充延伸,改为“和谐泗水,温柔似水”,“生态泗水,纯净似水”呢,如此口号,是不是更有动感,更吸引人也更有个性呢?
其二,泗水与曲阜和泰安相邻,那两个地方,已经非常火了,你们可不可以借他人之火,把自己点燃,在全国叫响一句泗水旅游词呢?这就是:“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为泰山,圣人是孔子,水是什么呢?当然是泗水。
其三,泉林乃全国少有之奇观。而其中最奇最罕见者,水线也。可不可以抓住水线,把文章做足做透?比如,可以在全国一些媒体发布一则启事,“诚征学者专家,破解水线之谜”。一来真心调研,寻求谜底,二则醉翁之意,借此而扩大“泗水水线”之知名度矣。好奇乃人生天性,单为观此水线而专程到泗水者,相信会大有人在。一传十而十传百,由水线而带火旅游,亦未可知。
泗水旅游可以打什么牌?
姑且出三招,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