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3月29日,南京《市民学堂》节目落地贵阳启动仪式暨贵阳孔学堂《名家讲堂》特别节目开讲活动在贵阳孔学堂明伦堂举行。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以《孔子的歌与泣》为主题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市民学堂》,今年3月份起正式落地贵阳,并将在贵阳综合新闻广播、贵阳交通广播、贵阳都市女性广播三套联播,成为传播正能量、扩大“南京——贵阳”两地文化交流、宣传文化南京、爽爽的贵阳的新载体。启动仪式上,贵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刘宝静、南京广电集团党委委员、副台长谢海翔致辞并讲话,共同启动“市民学堂”贵阳电台落地开播。
曹劲松表示,今天的启动仪式标志着南京《市民学堂》进入3.0版的时代。贵阳孔学堂作为一个新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坐标,在传承众多文化传统上,它必将作出新的贡献。他希望贵阳孔学堂和南京市民学堂在新的起点上,能够为两地谱写出新篇章发挥更大的精神推动和支撑作用。
启动仪式上,南京广播电台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领衔讲座团队,在贵阳孔学堂开讲。期间掌声不断。
“孔子平时的最大爱好除了‘唱’便是‘哭’。孔子临终前,不仅埋怨学生子贡来得太迟,他还边哭边唱道,’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当天,郦波教授以《孔子的歌与泣》为主题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郦波教授认为,孔子不仅爱哭而且对哭很有研究。他说,孔子甚至能根据哭声判断出哭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论语》等许多典籍都有关于孔子好哭、善哭的记载,西汉文学家刘向说孔子“不哭之则歌,不歌之则哭”。
关于孔子为什么临终前且歌且泣,郦波教授解释说,孔子临终歌哭不在当下,而在于永恒,这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品格。孔子赋予知识分子的品格是使命。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是每个族群里引导所有人奔向光明奔向永恒的人,虽然不能达到,但却可以指引方向。这就是宋代理学家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往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天,有近400名市民自发报名参与本次活动,对于“南京《市民学堂》节目落地贵阳”市民的评价是两地文化交流受益的还是百姓,他们期待贵阳孔学堂《名家讲堂》能为他们带来更多名家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