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志忠现场作画。
十年推出200本书
记者:10年前您的事业处在最高峰,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漫画界?
蔡志忠(以下简称蔡):十五岁我立志成为漫画家,十五岁又成为漫画家。很多人说,你当时不去念书是不是很难抉择?我说不会,我一生都要以画漫画为业,十五岁刚好有人请我画漫画,我就马上出来画漫画。37岁的时候,我银行里面大概有两百万元人民币,三栋房子,我觉得我这一辈子高峰已经过了,就到日本度过四年。那时候的心情就是,去画一辈子的画。十年前,我研究学问,我觉得没有东西超过物理,那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我一天比一天聪明。所以我就在最聪明的时候做最聪明的事,1998年3月3日,我离开了原来的公司。我本来以为三年可以完成,后来十年才完成,其间我还研究数学。十年后的心情就是,我连死都可以了。因为我在世界上该做的事都做了。
记者:那这10年,您远离漫画了吗?
蔡:这十年中间,我一共画了16万张,一共写了1400万到1600万字。我算了一下,大概可以出800本书。我现在拿出来的是200本。我计划在五年内出两百本书。当然,我现在出的书和以前的不太一样。因为以前是画别人的思想,是画诸子百家,现在是画我心中的想法。我认为每一个人只要改变观念,每一个人都可以厉害十倍到一百倍。我一无所有,我的父亲不是有钱人,也没有地位,我也不是念到硕士、博士,我办得到,应该所有人都办得到。所以我写这些书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再改变自己。我认为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一个人在零到五岁的时候最重要。如果我们在五岁以前没有人把我们培养成天才,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重生一次,使自己变得超级厉害。
记者:10年200本书,您是怎么写出来的,真是超级厉害!
蔡:你不要以为画漫画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写书前期积累是个很长的过程,但是对我而言,有一个想法可能要三到五年,但真要画,时间不会很长,一本书,也就是几周的时间。
内容才是王道
记者:您认为漫画在您的生命中是一个什么地位?漫画家对于您意味着谋生和职业吗?
蔡:我三岁就喜欢上漫画了,五岁就开始画漫画,15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一辈子都离不开漫画,很多人看来,漫画无非是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讽刺幽默,一种是讲述故事,而我是用漫画思考,我一直觉得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一直致力于画这样的漫画。
记者:您曾经在日本学习漫画,中国漫画和日本漫画有哪些区别啊?
蔡:在中国台湾日本漫画是非常受欢迎的。中国台湾本土漫画曾经发展过三次,第一次就是1957年,这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中间又有一次是我成为漫画家的时候,还有一次是1984年。日本的出版社常问,你们出版一本漫画书到底谁的权力大?是漫画家还是主编?日本是主编,因为主编会从读者那里知道未来的趋势。在日本是有分工的,有专门的写字作家,有专门画漫画的画家,两者结合。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漫画家?
蔡:不是说会画漫画就能成为漫画家。漫画家要有 3个条件:第一,有会画漫画的能力。第二,有故事。第三,有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如果只有第三个,我们可以成为张艺谋、李安、陈凯歌,可以成为好莱坞的伟大导演。只会第二个,我们可以成为伟大的作家。如果只会第一个,我们只可以当别人的助理。漫画家是透过漫画来表现自己。所以我们所有的漫画从业人员要注意,漫画最重要的是内容,内容才是唯一王道。
一辈子只穿30件衬衣
记者:您闭关期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蔡:除了画漫画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我想把生活的需求减少到最小。25年前,我买了30件白衬衫,就是我现在穿的,25条一样的裤子,15双一样的鞋。我认为这就够我一辈子穿了,我到今天穿的也是那时买的衬衫和裤子,唯一变化的是鞋子,我对自己估计不足,25年我就穿坏了我原来准备穿一辈子的15双鞋,你今天看到的是我刚刚从上海买到的鞋子,很舒服。我让朋友再去买,朋友给我又买了一双,我说怎么够,再买15双吧,我估计这回够我穿一辈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