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日前接受环球资讯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后将建立示范孔子学院,在教汉语的同时还教谋生的本领,使今后的孔子学院更有特色,彰显文化的高层次。
孔子学院是我国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从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建有445所孔子学院,664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据许琳介绍,孔子学院已成为许多国外学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成了我国公共外交的一块叫得响的牌子。
许琳称:“从传播中文传统文化来讲,起名字很重要,孔子学院因为我们叫了孔子,它的认同度和他的传播力度和传播的范围就很广,而且大家上来就认可了。真心实意的实行中外合作办学,内生式发展的战略,把孔子学院的牌子挂在各个大学里面,现在已经把孔子学院作为他们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外的总统首相见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总是要把孔子学院谈一谈。他们的真心的喜欢,我们也感到很欣慰,经过10年的奋斗和努力,终于我们有一块孔子学院牌子在外面叫响了。”
赞比亚大学校长史蒂芬·西姆康达称,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团结的桥梁之一。史蒂芬说:“非洲的孔子学院增长非常迅速。现在在非洲30个国家有35所孔子学院,此外还有10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非洲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的前景,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合作的重要的渠道,这必将把我们中非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0年以来,孔子学院总部共派出5万多志愿者,也为满足各国民众学习汉语需求,增进中外人民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许琳表示,文化差异通过友善的化解,变得沟通无阻。许琳说:“我们锻炼了一批队伍,过去我们向外国人讲文化,经常讲不深入,而且外国人也不感兴趣,现在我们的各个孔子学院,因为我们的老师生活在那,所在地区的人都聚集到身边来了,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受欢迎的形式,贴近了外国人的思维、贴近外国人的生活、贴近了外国人的习惯,积累了很多过去从来不可能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在文化和教育方面。”
据许琳介绍,目前正在实施的新汉学计划,是孔子学院更进一步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新举措。这一计划共招收了70多名来自30多个国家的学生来中国攻读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许琳说:“孔子学院从原来零起点教外国人学汉语,到现在我们已经聚集了,特别对大学生来说,我们已经聚集了一批汉语很好,特别想来中国深造的这么一批学生。所以我们建立了联合博士生在人文社会领域的项目,新汉学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端的新的汉学家。”
据许琳介绍,今后孔子学院将办得更有特色,要彰显文化的高层次。许琳说:“我们要建立示范孔子学院,就是400多所孔子学院,要让大家知道什么办的最好的孔子学院,希望能在亚非拉国家在教汉语的同时教谋生的本领,比如说导游、中医、电工、钳工,教汉语的同时要教一门职业技术。使得今后的孔子学院更有特色,要彰显文化的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