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春晚小品《扶不扶》再次触碰人们的道德神经,拷问社会的诚信和道德。2月5日在梁济公路上,感人的一幕轻易化解了记者“扶不扶”的心理纠结:一辆正在行驶的小轿车因雪大路滑偏离了车道,陷进路边雪堆中无法动弹。几个路人匆忙赶来,用身子抵住车子,喊着“嘿呦!加油!”的号子将车推上了路。感激的车主连忙掏烟道谢,好心人摆手拒绝:“客气啥,出门在外,谁没个需要搭把手的时候?!”热心的举动、朴实的话语,让善良的温暖在白雪覆盖的城乡间流淌……如今,像这样的场景俯拾皆是。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崇尚美德在济宁市群众中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结合当前文明建设实际,济宁市不断张扬人性美德的芬芳,赋予道德建设新内容,因地制宜,积极深化推进“爱、诚、孝、仁”四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幅幅美丽的道德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新观念打开新局面
美德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人性真善美的展示。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为这座儒家优秀文化氤氲的城市进一步提升道德建设水平注入了强大动力,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孔孟之乡人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努力做表率、当先行。
在道德建设漫漫征程中,我市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自觉。2009年,我市启动四德工程建设,逐渐成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2013年,面对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市决定深化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以“互爱互助、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责任担当”为着力点,以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县、示范乡镇(街道)、示范单位为抓手和带动,着力解决公民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市里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亲任组长,市级领导和市县干部结合联系点工作和驻村联户加强督促指导,各级财政加大公民道德建设投入,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执纪部门优化服务、规范程序,共青团、妇联、老龄办、民政等部门立足本职,积极协调配合,全市形成了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格局。据统计,近两年全市各级四德工程宣传栏、公示栏等基础建设投入达2500多万元。曲阜和原市中区双双获得首批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县(市)荣誉称号。
眼界决定境界,观念决定行动。去年12月底,我市确定了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七大工程”建设,“道德提升工程”是其中重点之一。四德工程示范市争创工作上升为市委、市政府2014年重要创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项目化、具体化、大众化。对如何实现这“三化”,马平昌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大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
四德榜集聚正能量
2013年12月8日一大早,一阵热烈的喧闹声打破了曲阜武家村的宁静,村里善行义举四德榜前围满了村民,大家用急切的目光找寻着自己是不是上了榜。每逢月初,武家村都会将村民们的善行义举“发榜”公告。“榜刚建起来的时候,俺们都以为不过是走走形式。时间一长,觉得有‘道道’了,给爹娘多少养老钱、多少生活用品,谁做得好谁就能上榜。”多次上榜的周长梅告诉记者,上过榜的既感光荣又有压力,上不了的觉得很没面子,现在村里的人都比着对老人尽孝。村支书武怀祥对此乐不可支:“自从有了四德榜,村民争着做模范,现在村里找不出一个打骂的人,找不出一个不孝顺的人,街坊邻居都说话文明、相处和睦。”
一张榜单带动起一片好风气。我市充分发挥四德榜弘扬道德、凝聚人心的作用,把“建榜”作为四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把一张张四德榜贴进全市的大小村居,让四德工程建设落实到基层每一个角落。在农村社区,一对一签订孝德责任状,以孝德建设为切入点,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制定切实可行的赡养标准,公正公开晒出孝心、爱心、诚心。在企业、学校、机关,签订个人四德工作责任状,将百姓中的好人好事张榜宣传公告。一年过去了,全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覆盖率已由去年6月份的43.2%达到目前的95.69%,上榜率由去年6月份的23.2%达到目前的55.23%。其中,四德榜100%建榜的6个县市区,全市村居上榜总人数超过250万人。遍及城乡的善行义举四德榜,成为济宁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创新,让各行各业道德建设竞相发展,事半功倍。我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行业、系统实际,制定各具特色的四德工程建设方案。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目前,全市中小学诵读活动普及率已达到100%,85%以上的中小学校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2013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中成为各地学习的参照。在城市,以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环保等部门单位为重点,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发挥征信机制的作用,让守信的人成为榜样,让失信的人受到惩戒。这些有效举措,使得四德工程从无人关心到深入人心,汇聚起了社会文明的强大正能量。
道德品牌彰显魅力济宁
2014年1月6日,在曲阜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伴随着悠扬的琴音,身着汉服的老师诲人不倦地讲授着传统经典和道德礼仪,台下的学生们认真聆听鸦雀无声,只有老师温婉的诵读声在洁净的教室中回荡。
投资1.2亿元建成的曲阜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成为了曲阜首个“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几年间,曲阜市这样的教育学校已经达到675所,拥有2000人的专兼职教育培训队伍,印发培训教材10万余册,开展教育培训1200多场,基本实现对市民教育培训的全覆盖,成为我市四德工程建设中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曲阜融合儒家文化建设“彬彬有礼”道德之城,鱼台县借家喻户晓的闵子骞“鞭打芦花”孝贤故事积极创建孝贤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市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品牌。市纪委牵头举办的干部廉洁道德讲堂、各县市区开办的市民“道德讲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目前全市各类“道德讲堂”已达2450余所。任城区突出社会公德建设,运河之都邻居节、文明市民巡访团、“百姓课堂”影响面越来越大,513个善行义举四德榜遍布城乡。“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道德建设品牌日益深入人心,邹城中华母亲节、鱼台和嘉祥孝贤文化节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打造品牌、擦亮品牌的同时,我市进一步创新四德工程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俗节日和“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活动,组织开展以感恩、诚信、敬业、友善、爱国、责任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追求和身体力行的自觉行动。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各级文明单位为农村学校投资1543.6万元,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862所,经验在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上介绍推广;开展“农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吸引百万家庭参与,“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让200万农民走进课堂,践行传统美德、坚守道德底线。鼓励文艺团体、乡镇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庄户剧团等送戏送电影送节目到基层村居。居民自发或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百家饺子宴”、棋牌比赛、“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主题活动达100多项,建成社区邻里援助站157个,社企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社区共建、城乡共建等创建活动蔚然成风。
百花齐放竞芬芳
2014年元旦刚过,70多岁的红色老党员谢立亭便赶到阜桥街道阜街社区,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畅谈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和感受,并向大家分发了精心制作的《要永远热爱忠诚党》宣传手册。当他唱起自己编写的《喜迎十八大之歌》时,在座的群众干部不约而同地打起拍子,闻声而来的社区居民把屋子围了个水泄不通。从普通居民家庭到居委党员学习会,再到参加全市百人宣讲团,谢立亭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政策宣传到哪里,被称作是“永不褪色的先锋战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典型。我市及时发现总结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报道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我市连续三届评出“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及提名奖60名,评出“济宁好人”80名,其中60人入选“山东好人”,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5人入选省级道德模范,4人入选山东十大凡人善举,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在百姓身边,涌现出像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魁、“最美乡村医生”张波、“最美船校校长”王升安、竭诚服务基层农机站站长朱庆来、全国孝老爱亲之星翟玉田、“中国好人”金凤霞等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人物。这些凡人善举、先进典型散发着质朴的人性光辉,成为了广大市民敬仰学习的一个个道德标杆。
为营造全社会学榜样、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我市在济宁新世纪广场、人民公园、百花公园和南池公园四个群众聚集地建设高标准道德模范宣传栏15块。争取中央专项资金521万,在全市新型农村、城市社区的文化广场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远程教育广场,目前已制作户外全彩LED大屏46块,集中播放四德工程建设、道德模范宣传有关内容,让各级道德模范政治上光荣、社会上光彩,全市学先进、讲道德、做好人氛围愈加浓厚,文明之风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荡漾,令人流连其中、心旷神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四德工程如春风,似甘霖,滋润浇灌着真善美的花朵,为社会文明和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济宁,因此风景这边独好。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崇尚美德在济宁市群众中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结合当前文明建设实际,济宁市不断张扬人性美德的芬芳,赋予道德建设新内容,因地制宜,积极深化推进“爱、诚、孝、仁”四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幅幅美丽的道德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新观念打开新局面
美德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人性真善美的展示。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为这座儒家优秀文化氤氲的城市进一步提升道德建设水平注入了强大动力,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孔孟之乡人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努力做表率、当先行。
在道德建设漫漫征程中,我市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自觉。2009年,我市启动四德工程建设,逐渐成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2013年,面对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市决定深化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以“互爱互助、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责任担当”为着力点,以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县、示范乡镇(街道)、示范单位为抓手和带动,着力解决公民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市里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亲任组长,市级领导和市县干部结合联系点工作和驻村联户加强督促指导,各级财政加大公民道德建设投入,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执纪部门优化服务、规范程序,共青团、妇联、老龄办、民政等部门立足本职,积极协调配合,全市形成了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格局。据统计,近两年全市各级四德工程宣传栏、公示栏等基础建设投入达2500多万元。曲阜和原市中区双双获得首批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县(市)荣誉称号。
眼界决定境界,观念决定行动。去年12月底,我市确定了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七大工程”建设,“道德提升工程”是其中重点之一。四德工程示范市争创工作上升为市委、市政府2014年重要创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项目化、具体化、大众化。对如何实现这“三化”,马平昌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大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
四德榜集聚正能量
2013年12月8日一大早,一阵热烈的喧闹声打破了曲阜武家村的宁静,村里善行义举四德榜前围满了村民,大家用急切的目光找寻着自己是不是上了榜。每逢月初,武家村都会将村民们的善行义举“发榜”公告。“榜刚建起来的时候,俺们都以为不过是走走形式。时间一长,觉得有‘道道’了,给爹娘多少养老钱、多少生活用品,谁做得好谁就能上榜。”多次上榜的周长梅告诉记者,上过榜的既感光荣又有压力,上不了的觉得很没面子,现在村里的人都比着对老人尽孝。村支书武怀祥对此乐不可支:“自从有了四德榜,村民争着做模范,现在村里找不出一个打骂的人,找不出一个不孝顺的人,街坊邻居都说话文明、相处和睦。”
一张榜单带动起一片好风气。我市充分发挥四德榜弘扬道德、凝聚人心的作用,把“建榜”作为四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把一张张四德榜贴进全市的大小村居,让四德工程建设落实到基层每一个角落。在农村社区,一对一签订孝德责任状,以孝德建设为切入点,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制定切实可行的赡养标准,公正公开晒出孝心、爱心、诚心。在企业、学校、机关,签订个人四德工作责任状,将百姓中的好人好事张榜宣传公告。一年过去了,全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覆盖率已由去年6月份的43.2%达到目前的95.69%,上榜率由去年6月份的23.2%达到目前的55.23%。其中,四德榜100%建榜的6个县市区,全市村居上榜总人数超过250万人。遍及城乡的善行义举四德榜,成为济宁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创新,让各行各业道德建设竞相发展,事半功倍。我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行业、系统实际,制定各具特色的四德工程建设方案。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目前,全市中小学诵读活动普及率已达到100%,85%以上的中小学校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2013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中成为各地学习的参照。在城市,以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环保等部门单位为重点,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发挥征信机制的作用,让守信的人成为榜样,让失信的人受到惩戒。这些有效举措,使得四德工程从无人关心到深入人心,汇聚起了社会文明的强大正能量。
道德品牌彰显魅力济宁
2014年1月6日,在曲阜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伴随着悠扬的琴音,身着汉服的老师诲人不倦地讲授着传统经典和道德礼仪,台下的学生们认真聆听鸦雀无声,只有老师温婉的诵读声在洁净的教室中回荡。
投资1.2亿元建成的曲阜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成为了曲阜首个“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几年间,曲阜市这样的教育学校已经达到675所,拥有2000人的专兼职教育培训队伍,印发培训教材10万余册,开展教育培训1200多场,基本实现对市民教育培训的全覆盖,成为我市四德工程建设中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曲阜融合儒家文化建设“彬彬有礼”道德之城,鱼台县借家喻户晓的闵子骞“鞭打芦花”孝贤故事积极创建孝贤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市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品牌。市纪委牵头举办的干部廉洁道德讲堂、各县市区开办的市民“道德讲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目前全市各类“道德讲堂”已达2450余所。任城区突出社会公德建设,运河之都邻居节、文明市民巡访团、“百姓课堂”影响面越来越大,513个善行义举四德榜遍布城乡。“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道德建设品牌日益深入人心,邹城中华母亲节、鱼台和嘉祥孝贤文化节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打造品牌、擦亮品牌的同时,我市进一步创新四德工程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俗节日和“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活动,组织开展以感恩、诚信、敬业、友善、爱国、责任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追求和身体力行的自觉行动。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各级文明单位为农村学校投资1543.6万元,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862所,经验在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上介绍推广;开展“农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吸引百万家庭参与,“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让200万农民走进课堂,践行传统美德、坚守道德底线。鼓励文艺团体、乡镇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庄户剧团等送戏送电影送节目到基层村居。居民自发或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百家饺子宴”、棋牌比赛、“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主题活动达100多项,建成社区邻里援助站157个,社企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社区共建、城乡共建等创建活动蔚然成风。
百花齐放竞芬芳
2014年元旦刚过,70多岁的红色老党员谢立亭便赶到阜桥街道阜街社区,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畅谈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和感受,并向大家分发了精心制作的《要永远热爱忠诚党》宣传手册。当他唱起自己编写的《喜迎十八大之歌》时,在座的群众干部不约而同地打起拍子,闻声而来的社区居民把屋子围了个水泄不通。从普通居民家庭到居委党员学习会,再到参加全市百人宣讲团,谢立亭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政策宣传到哪里,被称作是“永不褪色的先锋战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典型。我市及时发现总结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报道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我市连续三届评出“感动济宁十佳人物”及提名奖60名,评出“济宁好人”80名,其中60人入选“山东好人”,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5人入选省级道德模范,4人入选山东十大凡人善举,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在百姓身边,涌现出像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魁、“最美乡村医生”张波、“最美船校校长”王升安、竭诚服务基层农机站站长朱庆来、全国孝老爱亲之星翟玉田、“中国好人”金凤霞等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人物。这些凡人善举、先进典型散发着质朴的人性光辉,成为了广大市民敬仰学习的一个个道德标杆。
为营造全社会学榜样、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我市在济宁新世纪广场、人民公园、百花公园和南池公园四个群众聚集地建设高标准道德模范宣传栏15块。争取中央专项资金521万,在全市新型农村、城市社区的文化广场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远程教育广场,目前已制作户外全彩LED大屏46块,集中播放四德工程建设、道德模范宣传有关内容,让各级道德模范政治上光荣、社会上光彩,全市学先进、讲道德、做好人氛围愈加浓厚,文明之风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荡漾,令人流连其中、心旷神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四德工程如春风,似甘霖,滋润浇灌着真善美的花朵,为社会文明和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济宁,因此风景这边独好。
凝聚道德力量 打造首善之区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以“互爱互助、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责任担当”为着力点的四德工程建设,把四德工程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解决道德领域存在突出问题的有力举措,不断加大领导力量和工作措施,促进了道德建设的全面深化和平衡发展,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蔚成风气,四德工程也成为极具济宁特色的思想道德建设品牌,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宁视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殷切希望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当前,我市的文化建设也面临着省部合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等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郑重嘱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提升道德力量,构建道德建设的首善之区,将济宁真正打造成道德建设的模范区、文明和谐的示范区、儒家文化的传承区,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奋发向上,自觉把道德的力量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使崇德向善在孔孟大地蔚然成风。
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必须立足济宁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感动济宁”十佳人物评选学习宣传活动,加强“道德讲堂”建设,让四德工程这一富有济宁特色的道德建设品牌更响更亮;要加快推进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道德教育网络;要深入推进“诚信济宁”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扎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开展争创“文明尚礼窗口单位”活动,培育崇文尚礼、谦和包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抓住用好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央和省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省部合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惠普基地项目落户、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五大机遇”,全力推进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达小康。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增强经济实力,而且需要提升道德力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推动道德建设迈出新步伐,让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让孔孟大地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
#p#副标题#e#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宁视察时,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殷切希望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当前,我市的文化建设也面临着省部合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等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郑重嘱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提升道德力量,构建道德建设的首善之区,将济宁真正打造成道德建设的模范区、文明和谐的示范区、儒家文化的传承区,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奋发向上,自觉把道德的力量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使崇德向善在孔孟大地蔚然成风。
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必须立足济宁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爱德、诚德、孝德、仁德”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感动济宁”十佳人物评选学习宣传活动,加强“道德讲堂”建设,让四德工程这一富有济宁特色的道德建设品牌更响更亮;要加快推进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道德教育网络;要深入推进“诚信济宁”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扎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开展争创“文明尚礼窗口单位”活动,培育崇文尚礼、谦和包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抓住用好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央和省支持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省部合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惠普基地项目落户、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五大机遇”,全力推进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达小康。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增强经济实力,而且需要提升道德力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推动道德建设迈出新步伐,让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让孔孟大地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