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大集由来已久,远近闻名。大集之所以经久不衰,与它所在之地安居镇和老街密切相关。
安居镇历史悠久,是济宁城西的商贸重镇。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镇中穿过,河里商船不断;镇北毗邻湖泊,镇上商铺、饭店、车马店林立,客流云集。济宁通往菏泽的交通要道从这里经过,昼夜车水马龙,历史上就是水陆码头及交通重镇,早就成为附近物资交流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如此得天独厚,再加上这一带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这里具备了大集兴盛的地域条件。把大集建在老街上,“集市”与“街市”的结合,可谓锦上添花、珠联璧合,这是先民的智慧。这种功能上的互补和促进,承载着民众更多的情感与寄托。
这是个传统大集、生活大集、农民大集、露天大集,镇上天天都有集,农历单日为小集日、双日为大集日,成了多年不成文的规则。
每到逢双大集日这天,天刚蒙蒙亮,乡亲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沉睡的古镇被唤醒。推车的、挑担的、赶车的、挎篮的,或手提肩扛,络绎不绝的往这里聚集,转眼间,十字街头往北往南、向东向西的老街上都热闹了起来。卖五谷杂粮的、卖蔬菜瓜果的、卖鸡鸭禽蛋的、卖鱼虾鳖蟹的、卖生活用品的,大大小小的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把沿街两旁占得严严实实。水煎包子、大粥锅、香油果子、酸辣汤,支起炉子架起锅,又搭棚子又摆桌。这些天然朴实的小吃、早点等快餐香味,随着微风弥漫开来,散发出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大集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囊括着居民生活基本所需的一切。
站在街口的高处向街里望去,晨光中满大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场面一眼望不到头。平时车马穿行的大街,此时成了熙来攘往的步行街。询价声、叫卖声、褒贬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交易当中的唧唧咯咯让人回味无穷,他们的大度、小气、诚恳、狡猾、温柔、生硬都在买卖的攻防战中展现着个性。
大集上,农民是主体,农产品是主流。所售产品大都产自附近的田间、农舍、河塘与湖泊,都是他们亲手种植、饲养、采集或制作的。柳条筐里的萝卜、韭菜、辣椒、小葱……都来自不远处的田园,蔬菜瓜果都是头天晚上或当天凌晨采摘的,带着几滴清晨的露水,藤叶的清香和泥土的痕迹,可以说是“菜园子”直通“菜篮子”。鲜亮的农产品上市,无不提醒着季节的转换,呈现出强烈的季节性和丰收的喜悦。收成的好坏在集上都有所体现,因此有人把大集看作是农产品收成的晴雨表。
这里不仅有河流、湖泊,水渠坑塘也多。人们常年捞鱼摸虾,他们打到鱼后赶紧拿到集上出售,大木盆里肥美的鱼虾蟹螺个个鲜活,讨人喜爱。当年,湖里出产一种鲫鱼,鱼背发黑发亮,人称“黑鲫瓜”,是这片湖水中独有的鱼种。别看它个头不大,可肉质鲜嫩细腻。把它买回家用铁锅、土灶、烧柴做出来的炖鱼,自然鲜香,味道独特,是先民最喜欢的吃法。
据说镇上豆腐制作流传了很久,这里的豆腐好吃,素以物美价廉而出名。当年,不论日常生活还是招待来客,豆腐都是餐桌上的常有菜品。别看镇上的作坊多,可做出的豆腐不愁卖,不光城乡的居民们欢迎,就连运河里的商船,在起锚离岸之前还要买些带到船上。
石碑旁有个包子铺,别看铺小锅不大,可它的产品走俏,生意红火。金灿灿、白胖胖的水煎包单凭它的卖相就能得满分。一些赶集人吃上几个,还要买点带回去让家人们尝尝。也常有买不起的成年人,只能拉扯着哭闹的或口水直流的孩童匆匆走过。在当年,水煎包俨然也是他们的奢侈品。
腊月的大集是一年当中最大、最忙和最热闹的。尤其春节临近,镇上天天都是大集,人流猛增,年味更浓。这里街有多长,集就有多远。街上的人挤不动,带孩子的人只好把小孩架到肩膀上。人们脸上带着谦恭和喜悦,乐此不疲忙着置办年货节礼。乡亲们有过年杀猪的习惯,猪肉的一部分留作自食,一部分也拉到集上卖掉。各种应节商品如春联、年画、灯笼、香火、红烛、鞭炮、剪纸……都摆上了大集,过年贴门神请灶王爷也是这里的民俗。
这时候集上偶尔还有耍猴、戏法、杂技、武术、斗鸡表演的,街头艺人们既表现了自己,又娱乐了大众,也给大集增添了热闹和喜兴。孩子们追着表演看,围着鞭炮摊位转,一玩就是大半天。
在这条老街上,让大家记住的不仅仅是赶集购物,老街既是一条商业街,也是一条景观街。街上的石牌坊、石板路、石头碑、石码头、石羊景和古运河、老槐树、关帝庙、大教堂等,从它们身上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也让人在赶集上店的同时,仿佛漫步在历史长河中。
乡亲回顾说,长久以来大集几经沧桑、几度辉煌,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既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大集也从没中断过。古老大集得到了传承,饱含着一代代安居人的汗水与坚守。乡亲们爱集无声,大集早就走进了他们的文化与生活。
近些年以来,大集仿佛也有一种特殊的关怀,把人拉得很近、很近。有的重操久违的旧业,干起了老本行,他们如鱼得水;有的做上了生意,从一个单纯的庄稼汉学会了经营,他们亦农亦商,成了农村新的富裕家庭,也有的从这里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现如今,赶集购物成了乡亲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里也成了十里八乡村民的首选之地。乡亲们喜欢以集会友,或沟通信息,或聚会休闲,或尝鲜解馋,或观景消遣,大集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大集给百姓带来了美食和财富,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快乐。有人赞叹说,大集是生活的平台,也是村镇之间的胶合剂。
时光流转,古老的大集迁往新址改头换面,一条崭新的大道出现在镇上的东端,这就是新的商业街。那条曾经的商业老街在周围居民的包围下静静隐匿着,显得落寞。老街是大集之根、开集之地,然而它记载着的历史,却给这座古镇留下了永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