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红太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春玉
“一个白酒企业,要在市场上站住脚,必须争创名牌 。创名牌不仅要靠舆论导向,更重要的是靠产品质量”。任春玉一语道出了红太阳酒业快速发展的玄机。
济宁市嘉祥县以石雕、鲁锦等闻名省内外,如今,红太阳酒则成为了当地的又一张名片。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通过及时改制,产品创新,品牌经营,提升企业文化,红太阳酒业不断成长壮大,一跃成为鲁酒振兴的一匹黑马。
发展之路:企业及时改制扭转颓势新品层出不穷站稳脚跟
山东红太阳酒业有限公司(原山东祥酒厂)始建于1958年,为国营中型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鲁酒品牌在白酒市场上的全线溃败,当时以生产酱香型白酒为主打的红太阳酒厂滑入最低谷,市场萎缩,进入半瘫痪的局面。1994年,整个企业还背负着数千万的债务,时任掌门人的任春玉临危受命,接债务,接人员,带领全厂技术人员走南闯北,逐步解决了窖池改建、窖泥制作等技术问题,顺利地实现了从“酱香型”向“浓香型”的转轨。
1998年以来,红太阳酒业公司为扭转颓势进行了改制,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迎合市场需求,公司成立了技术科研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保障产品质量;并新建包装车间,配置高效精准流水生产线,全面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各项质量指标;公司于2004年顺利通过了ISO9002-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能力,通过“创新品质工程”走以质取胜的道路,构建了品牌优势,精心打造金字品牌,不断提高“红太阳”品牌的含金量。
此外,红太阳酒业针对济宁及省内外重点市场,先后推出一帆风顺、迎宾、贵宾、五星贵宾等系列产品,为企业高端产品注入了活力,拓展了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坚持低档产品铺市场,中档产品创效益,高档产品树形象的原则,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使中高档产品占到了总销售额的65%。
近几年,红太阳酒已扎实占领济宁市场,品牌从“知”到“行”逐步提升为“信”的发展阶段,以锐不可当之势,由名不见经传的中流酒厂,一跃成为济宁地区白酒行业的一颗新星。目前,山东红太阳酒业公司的扩张之路十分迅猛,在省内各地市的销售情况均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省外销售网点遍及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河南、天津等地市场,每年的增幅都在20%左右。
企业理念:确立红太阳品牌地位积极进行公益推广
4月初,在红太阳酒业公司的会议室内,刚刚从北京归来的郗律师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有关“红太阳”商标的争夺战历经7年终于尘埃落定,经北京高级人民法院最终裁决,山东红太阳酒业有限公司拥有“红太阳”商标的所有权。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红太阳酒业一直重视企业品牌和产品商标的维护。红太阳酒业最早于1993年就注册了东方红太阳图形文字商标,第三十三类白酒、酒精、啤酒等系列。1998年,获准注册红太阳文字、图案等系列组合商标。同时,红太阳酒业又陆续注册了韶山红太阳等27枚主体商标,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红太阳商标保护体系。
“红太阳作为伟人酒的定位,是文化酒的诞生和挖掘,它寄托人们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朴素感情与怀旧情结”。走进红太阳酒业公司的生产厂区和办公区,随处可以看到毛主席雕像和悬挂在墙上的毛主席诗词,透过这些细节,浓郁的企业文化可见一斑,然后,正是在这轮“红太阳”的指引下,企业才有了发展的动力。
为突出红太阳酒强烈的时代感和企业责任,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从文化角度领悟红太阳酒的品牌价值,红太阳酒业公司始终如一地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每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之际,公司都要掀起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活动的热潮,以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除此以外,红太阳酒业以社会责任为重,每年都拿出资金参与社会慈善活动、资助失学儿童、援助社会福利事业,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关怀。
“使红太阳与伟人文化的成功嫁接,确立红太阳的品牌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既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也让红太阳酒牢牢占领广大消费者的心智,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当任春玉和记者谈起红太阳企业文化时说道。正是秉承这一企业理念,“红太阳”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