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寥寥可数
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窃以为这个定义是很不完善的。根据我的理解,历史文化名城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历史悠久而且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断裂,二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这两个条件中的前半部分(历史悠久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城市都具备,比如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但是后半部分(没有发生断裂与延续至今)却很少有城市能够满足,包括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之首的北京。
这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是那些在现代化进程中整体性地保存了自己传统特色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己的整体风格,后来基本上没有发生根本的、断裂性的变化。用这个标准看,在中国,今天仍然可以称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实在寥寥可数,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等规模相对小、建筑风格相对单一的城市或许勉强可以说是。
不同的历史文化名城
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历史文化名城,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前现代时期形成或定型的历史相当悠久的古典型城市,比如希腊雅典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后来的工业化、现代化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它的面貌,可以说它们的历史终止于现代化到来之前,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纯粹乃至单一,是西方国家比较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另一类是历史源头虽然可以追溯得很长,但却是现代化初期或中期中崛起或定型的,它们的现代化虽然仍然在继续深入和发展,但没有出现解放后北京城市建设那样的推倒重来式的革命性变迁。比如伦敦和巴黎。这类城市比之于雅典、佛罗伦萨更具文化和人口的复杂性,杂交性,规模巨大,是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即使如此,它们的整体建筑风貌仍然保持了高度的延续性,而且前现代时期和现代时期的建筑之间风格比较协调。这些城市可算是不很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既现代又古典。
历史和现代的结合
目前关于北京城市发展的各种文件、规划和论文中,经常看到关于北京城市定位的不同表达,比如“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家文化中心”等等,这些称呼还常常同时出现。比如“世界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如果用上面的标准来看,这两个概念并不相同。历史文化名城显然不能简单等同于国际化大都市,更不能简单等同于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又称“巨型城市”、“超级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等方面对全球事务具有重大、直接影响力的城市。由此决定了世界城市的一些可以量化的客观标准,比如重大的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机构的聚集地,重大的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举办地等等。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是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它们无不具有以上这些特征:规模巨大,文化混合程度高,人口众多且构成复杂。在这四个城市中,纽约和东京我认为不能算是历史文化名城,而是新兴的现代化世界城市,只有巴黎和伦敦因为兼具历史悠久和多元开放的特点,因此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城市的结合。
北京故宫
无法担当的历史名号
这些年来,北京一直都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北京真是历史文化名城么?或者说,北京更接近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世界城市?
我的回答是: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名副其实甚至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名城,但今天看来,它已经不再是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在几十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筑的整体风貌已经面目全非,与传统建筑迥然不同的高楼大厦遍地都是,北京的文化传统、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人口有极高的流动性和混杂性。
今天的北京虽然还保存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如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公园,但是这些只不过是散落在北京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的几个孤零零的文物和古建而已,它在整体上无法担当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称号。
不曾实现的保护计划
北京的城市发展规划应该要问的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是:北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城市,还是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是前者,那么,城市规划的重点就是参照现有的世界城市标准,进一步扩展北京的现代性品格,努力让北京成为重大的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机构的聚集地,重大的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举办地。特别是要进一步体现北京的开放性,进一步强化北京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现存的文物古迹当然要稳妥保护,但是绝无必要再建新的“旧”建筑。这是一个往前走的思路。
如果是后者,那么,北京就应该尽可能恢复到解放前的模样。这是一个向后退的思路。很显然,后一个思路是行不通的。解放初期梁思成等人曾经设计整体保护北京古城,在古城外建设新城的思路,但是未被采纳。这个历史不管如何评说,都是不可能改变的。
现代文明的意义
因此,北京的发展必须、也只能立足于北京的现有格局,这个现实不得不尊重。北京还应该大力加强当代世界城市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北京的规划,无论是标志性的建筑、标志性的城市符号,还是市民理念,都应该体现现代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体现北京融入现代文明的信心和决心。
为什么要融入现代文明而不是回归到古代文明?这是因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城市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可能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方向和指标(比如古代中国的长安,古典希腊的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但在今天,它们已经不再代表人类现代文明的方向。我非常欣赏佛罗伦萨建筑和文化的纯粹,但是如果说它今天还在引领当今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却会贻笑大方。
所以,制定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的时候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建设世界城市的关系是什么?与北京市现有格局的关系如何处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典性品格和世界城市的现代性品格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就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