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1987年建厂的娃哈哈,现已在全国各地建设70个分厂,年总产值达678亿元,一直传递健康理念,建厂选址时最注重当地的生态资源环境。目前,我们在泗水投资建设了两期饮料项目,年产值可达3亿元。”11月3日,济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占伟如是说。令人称奇的是,在泗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县,两年多的时间里,汇源、康师傅、娃哈哈、雨润、鸿润等知名品牌企业扎堆式集聚入驻,并且娃哈哈、鸿润等都做了二期,汇源总投资22亿元在泗水建设4个项目,康师傅也将追加4个建设项目。
山东省泗水县是济宁地区唯一没有煤矿的纯山区农业县,境内大小山592座,泉群众多,素有“中国泉乡”之称。该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生态建设与保护,常年植树造林,截至2012年5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也多次在境内出现。正是泗水生态好,才给新一届县委出了一道难题:是要生态好,还是要GDP。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生态立县”的理念,给出了答案。在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战略时,把“生态立县”作为经济发展的底限,需要莫大的勇气。然而,泗水决策者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泗水的优势在生态,发展的潜力也在生态,关键是能否正确处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生态立县”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为保护生态环境,该县在招商引资时,采取高门槛上项目,拒绝有污染的项目,还对原有“土、小、杂”企业进行全面关停改。近3年,该县拒绝化工、印染等有污染的大项目30余个,对投资20亿元的电池项目也“说不”,毫无含糊,关停“土、小、杂”企业100多家。不上污染项目,绝不是不上项目,要上与生态融和的环保项目。于是,该县锁定发展食品工业项目。他们依托泗水地瓜、花生、板栗、核桃、苹果及优质的泉水等当地资源,瞄准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招商,与大企业联姻、联手。正是泗水优良的生态环境,才吸引了诸多名牌企业到这里考察投资,国内饮料巨头汇源成为该县第一个入驻的食品企业。随后,康师傅、绿润、雨润、鸿润、娃哈哈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相继在泗水投资建厂。日前,由北京温州企业商会成立的泗水温州工业园,第一批入驻工业园的宏宇食品、奇妙食品、囍力兄弟食品、铠铠食品、正乾食品、银缘食品等6家企业即将开工建设各自的“拿手项目”,一个云集国内知名品牌的食品包装基地将在此拔地而起。
短短几年的招大扶强,泗水县的食品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从分散到集群,形成了矿泉水及果蔬饮料、肉类加工、薯类淀粉制品、粮油精深加工4大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12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涉农企业达到5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今年1至9月,全县规模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利税1.4亿元。8月,该县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利丰、新绿两家食品企业荣获“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目前,该县食品企业集聚效应凸显,吸引众多其他食品饮料企业前来洽谈投资。1至9月份,该县引进过亿元项目26个,过10亿元项目6个,这些生态工业项目将在3至5年内显效,预计到2015年,食品工业企业税收可达10亿元。
据了解,该县将以康师傅、娃哈哈、汇源、鸿润、利丰、福润、新绿等企业为龙头,围绕畜禽加工、果蔬饮品、薯类制品、粮油加工等产业链,按照国际有机食品和国内绿色食品标准,大力发展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和生物制品,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引进知名品牌和培育区域品牌并举,开拓国内外市场,迅速膨胀食品饮料产业规模。到2015年末,争取建立起门类齐全、市场互补、链条紧密、循环持续的200亿级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