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将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进行了重点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济宁,既是一方资源富集、物产丰饶的风水宝地,更是一方底蕴深厚、遗存丰富、享誉中外的文化圣地。近年来,我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建设突破曲阜为牵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实力,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有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实践无止境,改革无止境。在看到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支撑的要求相比,文化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我市文化产业方面仍然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经济贡献率低的问题,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先进地市,远没有形成支柱产业。把孔孟之乡建成社会风尚良好、人文气息浓郁、文化事业兴盛、文化产业发达的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是推进济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抓发展,既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增强经济硬实力,为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又要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大文化改革发展力度,提升区域软实力,为跨越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动力。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尤其是当前,要紧紧抓住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进入省级战略这一“独一无二”的历史性机遇,以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为牵动,以争创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为抓手,全面掀起文化强市建设高潮。要加快推进现有项目建设,抓紧启动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我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全省一流水平。同时,要做好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章,加快实施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搞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全面提升济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市。
跨越崛起必然包括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崛起。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加快文化发展作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最大优势,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做强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自信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为济宁的跨越崛起提供强大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