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11月19日上午,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授牌暨研讨会在孔子故里曲阜召开。经过专家评选,曲阜孔府西路建筑群修缮工程等获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耀申,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出席会议。
吴霁雯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不断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想认识,积极加大投入,完善工作机制,强力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012年以来,全市共实施重点文物维修工程18项,累计投入资金2.55亿元,圆满完成了尼山孔庙维修工程、曲阜周公庙古建筑群修缮保护工程等重点文物的维护修缮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省文物局的一致肯定。她表示,这次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授牌暨研讨会在曲阜举办,是对济宁文物保护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必将对我市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与先进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上,主办方为荣获十佳称号的项目单位分别授牌。随后召开的研讨会通过项目单位代表演讲、专家点评、现场观摩等方式就文物维修工程进行了深入的经验交流,并对《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评选章程》进行了讨论。
2012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
1.北京颐和园四大部洲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设计单位:北京兴中兴建筑设计事务所
施工单位: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华林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颐和园四大部洲建筑群位于万寿山后山,始建于乾隆十九年,是一组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包括四大部洲、八小部洲、日月台等19座古建筑。四大部洲修缮工程于2010年11月开工,2012年4月竣工。此次修缮的目的是保护和恢复四大部洲建筑群光绪时期的历史面貌,主要包括:按照历史原貌恢复青砖地面;修补、添配受损、缺失的瓦件;按照光绪时期彩画形式重绘外檐彩画,原有光绪时期彩画全面保留;为四座梵塔的塔刹进行鎏金;恢复光绪时期的排水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完善建筑防雷、消防、安防监控等保护措施。
2.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保护工程
建设单位: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设计单位:敦煌研究院
施工单位: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监理单位:山西省古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东梨园内,墓室内保存壁画约330平方米,壁画彩绘各类人物、马匹、牛车、神兽,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实物和装饰图案应有尽有。徐显秀墓壁画分项保护修复工程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30日实施,工程的技术重点是对徐显秀墓壁画地仗空鼓、颜料层起甲、画面污染、裂隙等病害的治理,以及墓道、甬道结构性失稳的处理。共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652.3平方米,并完成了徐显秀墓墓道、过洞、天井土体的锚固加固,对主室砖券洞口坍塌、结构失稳部分进行了砖体更换与支顶。
3.山东曲阜孔府西路建筑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曲阜市文物旅游局
设计单位: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
施工单位: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
曲阜孔府旧称衍圣公府,为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经明清两代历次维修扩建而具现有规模。2009年3月,孔府西路修复工程正式启动。2009年进行了赍奏厅、西三厅落架大修和官厅、马神庙挑顶维修。2010年进行了红蕚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建筑的挑顶维修和节房落架大修等工作。2011年完成了内西房、后八间、福寿堂、南北花厅的挑顶维修和西路厢房复建工程的主体维修工作。2012年4月完成西路建筑下架及门窗油饰、院内地面、围墙、下水道等配套设施整修工作。2012年5月完成全部修缮项目并对外开放。
11月19日,游人在济宁曲阜孔府西路景区欣赏初冬景致
4.北京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段长城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北京市怀柔区文物管理所
设计单位:北京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
施工单位:北京怀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
监督单位: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
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段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村北,是北京市近年来长城投资保护修缮投入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怀柔雁栖生态示范区的配套工程。工程于2011年7月开工,2012年11月12日完成竣工备案。河防口段长城共有敌楼、敌台共25座,边墙总长3553米。此次修缮包括石料加工、石料安装与砌筑、地面补配等项目。共包含基础、主体、地面三个分部工程,以抢险为主,进行局部修复,在最少干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此段边墙、敌楼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5.江苏泰州周氏住宅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泰州市稻河古街区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江苏天开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泰州市第二监理工程有限公司
泰州周氏住宅位于城北涵西街17号。清代光绪年间,泰州周氏居积致富,在草河头兴建了九十九间半华宅。整座建筑群由14个天井组成各自完整的十多个院落,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该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材料优良,青砖黛瓦,精工细作,木雕、石雕、砖雕美轮美奂,为泰州现存古民居之首。施工单位按修缮设计要求,选择最有经验的工匠,购买优质古建用砖瓦木料,采用传统营造工艺,精益求精,稳步推进,特别是对待泰州建筑元素方面注重挖掘。如恢复屋脊头上的吻兽时,设计人员以过去泰州宫氏的残留以及高港新发现的2个兽脊为依据,参照其他资料绘制出图案,又与雕刻工匠等反复推敲修改后雕成。
6.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文物抢救性保护工程(一期)
建设单位:老司城遗址管理处
设计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施工单位:泉州市刺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省文博设计研究院
永顺县老司城文化遗址地处湖南省吉首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为传承818年的土家族王朝所在地。工程于2012年2月12日开工,2012年12月24日通过验收,主要对祖司殿、皇经台、玉帝阁三进独立建筑体进行了维修。此次维修为揭瓦局部落架维修。主要施工手段包括:打牮拨正、构件预制、构件补强、偷梁换柱、墩接、还原结构、筑脊瓦瓦、墙体补强等。施工人员在项目部统一指挥下,不断增强爱护文物的责任心和安全施工意识。整个施工过程群策群力,合理安排工序,科学精心施工,一次性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获得优良工程评定。
7.重庆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
建设单位:潼南大佛寺景区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施工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监理单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参与单位:宜兴市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帝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慧雅轩艺术品修复工作室、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
开凿于唐代的潼南大佛位于重庆潼南县境内的大佛寺内。佛像高18.43米,肩宽8.35米,通体饰金,雕琢细腻。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潼南大佛存在金箔大面积脱落、分层开裂卷曲起翘、彩绘层颜料脱落、生物滋长和大佛胎体石质严重风化等多种病害,且病害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潼南大佛本体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潼南大佛的保护修复,从岩体加固及修复、大漆层和金箔层的修复,到发髻、彩绘层的修复,都大量参照并借鉴了大佛修造时所使用的传统制作工艺及修复工艺,既是一次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也是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8.青海玉树藏娘佛塔及桑周寺和小经堂壁画抢险保护修复工程
建设单位:青海省文物局
设计单位:敦煌研究院
施工单位: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监理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该工程为2010年玉树灾后重建工程。其中藏娘佛塔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始于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8月15日结束。对壁画存在的空鼓、酥碱、起甲、地仗破损、脱落等病害进行修复加固。共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432.65平方米,其中修复起甲壁画64.56平方米,空鼓灌浆加固69.98平方米,酥碱壁画加固及脱盐处理44.56平方米,边缘加固82.22平方米,地仗层修补70.8平方米,已加固层处理41.8平方米。
小经堂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始于2012年6月15日,至2012年7月20日结束。共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287.62平方米,其中修复起甲壁画18.99平方米,空鼓壁画灌浆加固58.44平方米,酥碱壁画加固及脱盐处理32.98平方米,边缘加固128.09平方米,地仗层修补40.59平方米,已加固层处理35.44平方米,清理污染66.37平方米。
9.西藏拉萨色拉寺文物维修工程
建设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施工单位:西藏宏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作为格鲁派“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位于拉萨市北郊,创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9年)。由于年久失修,色拉寺措钦大殿出现墙体开裂,椽柱腐朽、虫蛀,屋顶漏水等问题。色拉寺文物维修工程2010年9月开工,2012年12月竣工,涉及1座大殿、3座扎仓和3座康村,可以说是色拉寺建寺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
维修采用传统的修复方式对色拉寺的屋顶、壁画特别是佛像进行了维修和保护,包括金顶、墙壁维修,重新铺设阿嘎土等,涉及一至三楼全部建筑。此次大殿维修采用了全新的防水技术,传统阿嘎土工艺得到改良。新铺设的阿嘎土下有三层防水层,既保证了有效防水,又没有改变传统建筑外观。
10.新疆克孜尔尕哈石窟抢险加固工程
建设单位:新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领导小组执行办公室
设计单位: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
施工单位: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监理单位:新疆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的克孜尔尕哈石窟是龟兹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克孜尔尕哈石窟主要病害类型有:裂隙发育、危岩体发育、雨水入渗、坍塌、淤泥淤积、生物病害、不当加固等。崖体的病害类型主要表现为片状剥离、危岩体、山体一侧的陡坡、冲沟发育,时刻威胁着石窟崖体的安全赋存。该工程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开工,包括石窟本体加固和崖体加固部分。施工过程中由于26窟塌方处的施工与克孜尔尕哈石窟防洪工程施工有交叉,工期有所延缓,于2012年5月13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