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昨天(9月28日)是大教育家孔子诞辰2564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201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孔子故里曲阜杏坛剧场举行。
本届“孔子教育奖”获得者是:纳米比亚教育部成人教育局:该机构的国家扫盲工程为全国失学儿童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孟加拉国达卡阿萨尼亚工作队:该机构的“人民中心”项目成功地将扫盲与生活技能相结合,降低了孟加拉国的文盲率;科特迪瓦“知识改善生活”组织:该机构致力于推广母语的扫盲项目。“孔子教育奖”旨在奖励为农村失学儿童、成人,尤其是妇女和女孩的扫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孔子教育奖获奖组织代表感言
纳米比亚教育部成人教育局“全国扫盲计划”代表 茱莉亚·纳麦恩·杰莱米亚:
帮助更多人学习知识和技能
“荣获孔子教育奖,将促使我们在扫盲和提高劳动力技能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国家扫盲项目的师资培训和提高教材质量等方面增加更多的投入。”纳米比亚教育部成人教育局“全国扫盲计划”代表茱莉亚·纳麦恩·杰莱米亚说。
茱莉亚·纳麦恩·杰莱米亚说,“国家扫盲计划”是由政府主导的项目,目前已覆盖纳米比亚13个地区,在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学员和培训者等方面满足不同的需求。
“除了开展基本读写技能与扫盲后培训外,还为在职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基本读写能力的课程是三年,平均每年240小时,前两年的课程涵盖以11种方言开展的功能性扫盲培训和生活技能培训。第三年教授英语。完成全部课程相当于正规小学教育体系中四年级的水平。从1992年实施以来,已惠及60万人。”
“在实施的20年里,纳米比亚的脱盲率上升了20%,到2015年,成人的脱盲率可达到90%。”茱莉亚·纳麦恩·杰莱米亚说。
孟加拉“人民中心”项目负责人 马克赫勒斯·莱赫曼:
借助新科技帮助更多人致富
“项目通过建立社区资源中心,由社区辐射社区,让贫困地区的人群不仅掌握读写能力,而且学会耕种、器具修理等生存技能和技巧,提高生活质量。”孟加拉“人民中心”项目负责人马克赫勒斯·莱赫曼说,这个项目触及到社会中最贫困的人群,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组织,由社区居民管理,将读写能力与生存技能结合,把优秀实践的信息通过社区资源中心不断传播。
“目前已经建立了4193个人民中心,约700万人受益。文盲率从之前的76%降低到43.9%。”马克赫勒斯·莱赫曼说,他们的项目不仅只针对扫盲教育,而且延伸到性别平等、健康、社会公平以及防灾减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提倡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鼓励完成培训的学员们常到当地的中心去,参与中心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更好的满足学员的要求。”马克赫勒斯·莱赫曼说,他们现在逐渐利用新科技,通过网络获取和共享更多的资源,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
科特迪瓦“知识改善生活”组织会长 米克尔·德雷奇·劳隆诺:
引导儿童学习多种官方语言
“科特迪瓦有60种官方语言,法语是其中之一,约70%的科特迪瓦人说法语,而其他的语言只有少数乡村使用。接受母语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文化和身份有更积极的认同感。”科特迪瓦“知识改善生活”组织会长米克尔·德雷奇·劳隆诺说,用母语说、读和写是一项权利,这就是他们一直致力于倡导儿童学习本国多种语言文化的原因。
“组织自2006年成立以来,目前已有3500人从我们所发起的‘我学习你的语言,你学习我的语言,我们相互理解,共同拥抱明天’项目中受益,其中大部分是儿童,也有60岁的老人。”米克尔·德雷奇·劳隆诺说,在科特迪瓦15至24岁的青年中,63%的女性具备读写能力,而同一年龄段男性的这一比例为72%。
“我们在学校利用课外时间工作,比如在图书馆阅读时间,我们的课程是免费的。我们跟校长之间有类似合同的文件,保障他们对项目的支持。我们的方法完全是参与式的。”米克尔·德雷奇·劳隆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