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9月25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主办的“《医患论语》发行一周年暨儒家文化与医患关系研讨会”在山东省立医院举行。山东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卢得志,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山东省卫生厅纪检组长王同君,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山东儒学文化传播公司执行董事许发刚等领导出席会议。
与会的领导、专家和患者家属代表对《医患论语》发行一年来的影响和医患人文关系的建立进行了研讨。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表示,《论语》作为穿越时空的“中国文化好声音”,历久弥新,在医疗卫生行业落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未来几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将在全国的卫生行业推广该经验。山东省立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秦成勇表示,全力打造人文医疗是山东省立医院对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传统人文与现代医疗的结合是一个探索,实践证明,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希望通过这种努力共同构建温情的医患关系。
会上,文化专家对中国文化在现代医疗机构和医患关系领域的应用表示肯定。著名儒学专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颜炳罡教授认为,“仁”是儒家的一个基本理念,“仁者爱人”作为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始终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必修课。山东省立医院抱定“济世救人,尊重生命”的宗旨,以人为本为患者解除病痛,用人文精神关怀患者,这就是儒家“救世济民”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同时号召“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这为破解医患矛盾、建立医患之间人文关怀关系指明了一条中国文化的道路。为了响应这些号召,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山东省立医院联合发起了“医患论语”系列文化普及活动,主要形式有医院文化理念梳理提升、编辑《医患论语》系列图书、中国文化讲座、医院内外文化传播等,让优秀传统文化接了“地气”,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医患论语》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山东省立医院联合出品,山东儒学文化传播公司组织策划编写。该书通过精选《论语》精句,结合省立医院的历史、文化和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进行解读和感悟,深刻、系统地用传统文化对现代医疗文化和医患关系进行融合和关怀,体现了山东省立医院 “精 诚 仁 和” 的文化追求,彰显了山东省立医院扎根齐鲁大地、“承百年医脉、铸一流名院”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