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硕本报通讯员 乔志宇 高照中 摄影报道
“来料加工不垫钱,坐在家中把活干,种地做饭两不误,一天能挣百十元。”———这是在鱼台县清河镇一直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是从事杞柳加工农户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清河镇有悠久的杞柳种植加工传统,今年杞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目前全镇从事杞柳加工的“庭院工厂”达3000多个,现有杞柳编织企业16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杞柳生产企业3家,杞柳编织业年总产值可达4亿多元,出口创汇额4000多万美元,实际带来就业岗位8000余个。
在鱼台圣泽工艺品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薛传珠,他正在编着筐子,虽然屋外天气炎热,但是依然不慌不忙的干着手里的活。“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编筐子还能赚钱,而且比种地挣的多多了!”他说,“我们这里虽然盛产杞柳,但是过去为了种粮食,杞柳地也砍了种了水稻。现如今,杞柳成了养活我们村家家户户吃饭的宝贝了。”今年63岁的他向记者介绍到,自己编杞柳已经有40多年了,以前编个筐子、篮子,就是供自家使用,但现在,一个手工杞柳筐子的卖价差不多要50多元,成了工艺品,市场还供不应求,有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据他介绍,杞柳是有着多年生长期的灌木,宜潮湿地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简单。可以说是成本低、效益稳定,当年种植当年收益,且一次种植,多年收获。杞柳条一般分夏秋两季收获,夏条亩产一般在7000斤左右,价格在1元以上,亩效益7000元左右;秋条亩产量1000斤左右,价格在每斤1至2元,亩效益1500元左右。加工成白条,亩产效益将翻番。不仅如此,柳皮还可冬贮喂羊,每亩柳皮可育肥3至4只羊,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凝聚资源整合,避免无序之争,抱团闯市场,拉长产业链条,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种植、加工和销售的链条中。清河镇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庭院工厂”的发展之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镇大薛村、巩庄村、清河村等10多个村农户大多数搞杞柳产品加工,产品主要涉及草柳合编、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等几大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特别是编织的柳帘、工艺品花篮、宠物篮等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出口创汇。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杞柳产业,今年年初,鱼台县出台了2013年突破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办法,计划连续3年对杞柳产业发展进行重点扶持奖励:年内支持清河等镇高标准规划设计杞柳产业园,并力争付诸实施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杞柳之乡”的称号,做好品牌宣传推介,支持鼓励企业包装宣传推介各自已注册产品,力争3年内创建“著名商标”;支持、鼓励企业或个人来杞柳文化产业园投资建设杞柳加工业,根据投资额分级制定了具体奖励标准;支持、鼓励园内企业立足国内、国际市场,创新营销理念,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工艺设计。
杞柳编织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农户正在对杞柳进行田间管理
把切割好的柳条从田间运回
按尺寸切割柳条
一个钉,一个编
对加工好的柳条喷水
挑选、收割杞柳
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3-09/03/content_23356.htm
“来料加工不垫钱,坐在家中把活干,种地做饭两不误,一天能挣百十元。”———这是在鱼台县清河镇一直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是从事杞柳加工农户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清河镇有悠久的杞柳种植加工传统,今年杞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目前全镇从事杞柳加工的“庭院工厂”达3000多个,现有杞柳编织企业16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杞柳生产企业3家,杞柳编织业年总产值可达4亿多元,出口创汇额4000多万美元,实际带来就业岗位8000余个。
在鱼台圣泽工艺品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薛传珠,他正在编着筐子,虽然屋外天气炎热,但是依然不慌不忙的干着手里的活。“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编筐子还能赚钱,而且比种地挣的多多了!”他说,“我们这里虽然盛产杞柳,但是过去为了种粮食,杞柳地也砍了种了水稻。现如今,杞柳成了养活我们村家家户户吃饭的宝贝了。”今年63岁的他向记者介绍到,自己编杞柳已经有40多年了,以前编个筐子、篮子,就是供自家使用,但现在,一个手工杞柳筐子的卖价差不多要50多元,成了工艺品,市场还供不应求,有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据他介绍,杞柳是有着多年生长期的灌木,宜潮湿地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简单。可以说是成本低、效益稳定,当年种植当年收益,且一次种植,多年收获。杞柳条一般分夏秋两季收获,夏条亩产一般在7000斤左右,价格在1元以上,亩效益7000元左右;秋条亩产量1000斤左右,价格在每斤1至2元,亩效益1500元左右。加工成白条,亩产效益将翻番。不仅如此,柳皮还可冬贮喂羊,每亩柳皮可育肥3至4只羊,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凝聚资源整合,避免无序之争,抱团闯市场,拉长产业链条,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种植、加工和销售的链条中。清河镇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庭院工厂”的发展之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镇大薛村、巩庄村、清河村等10多个村农户大多数搞杞柳产品加工,产品主要涉及草柳合编、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等几大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特别是编织的柳帘、工艺品花篮、宠物篮等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出口创汇。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杞柳产业,今年年初,鱼台县出台了2013年突破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办法,计划连续3年对杞柳产业发展进行重点扶持奖励:年内支持清河等镇高标准规划设计杞柳产业园,并力争付诸实施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杞柳之乡”的称号,做好品牌宣传推介,支持鼓励企业包装宣传推介各自已注册产品,力争3年内创建“著名商标”;支持、鼓励企业或个人来杞柳文化产业园投资建设杞柳加工业,根据投资额分级制定了具体奖励标准;支持、鼓励园内企业立足国内、国际市场,创新营销理念,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工艺设计。
杞柳编织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工艺品
农户正在对杞柳进行田间管理
把切割好的柳条从田间运回
按尺寸切割柳条
一个钉,一个编
对加工好的柳条喷水
挑选、收割杞柳
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3-09/03/content_23356.htm